美文网首页电影简书电影教育
为了你 我愿意与全世界对抗

为了你 我愿意与全世界对抗

作者: 樱桃麻麻 | 来源:发表于2017-05-24 00:13 被阅读48次

    樱桃说:好的教育是在你还没有想清楚人生如何走的时候,指引你选择一条道路。


    周日和小樱桃一起看了《摔跤吧,爸爸》,这部在豆瓣拿到9.2评分的励志片。

    看完只想说一个字:服!

    故事的情节很简单:

    从前,有个印度男人,他一直想要一个儿子,

    好继承他的摔跤天赋,争夺一枚奥运会金牌

    然而天不遂人愿,接连给了他四个女儿。

    当他已经完全绝望的时候,有一天他回到家,

    愤怒的邻居向他告状两个女儿的“恶行”

    辛格看着闺女们痛扁两个滋事男孩的一招一式,灵光乍现

    ——天无绝人之路,女儿们继承了自己的强大基因,简直是天生的摔跤手!

    从此,他开启了对女儿们的魔鬼式训练:

    每天5点就起床跑步,在泥地里打滚,苦不堪言,

    连秀发里都长满了虱子。

    此时背景音乐恰如其分地唱道“爸爸在虐待我们”…….

    甚至不惜强迫俩女儿剃了头,忍受所有人的鄙夷

    从此两个貌美如花的印度美少女变成了黑黝黝的假小子…….

    此处省略情节一万字...

    多年后,大女儿吉塔终于拿到了英联邦冠军,

    当她把金牌挂在父亲脖子上时,

    父亲说出了那句等待一生的:“我为你骄傲”。

    豆瓣上有一篇影评对影片中表现出来的家庭观和性别观提出了质疑:

    在父亲培训女儿的过程中,他从来没有问过女儿是否喜欢摔跤,

    也从没考虑过摔跤对女儿的影响。

    他就像大多数父亲那样认为自己对人生的判断是正确的,

    毕竟“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于是他强迫女儿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

    这个被塑造成“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父亲形象,

    带着骄傲而强烈的主角光环,这光的背后是不折不扣的直男癌。

    估计有不少人也持有这样的观点:

    自己没有完成的梦想,

    逼迫孩子完成,是独裁、自私、霸道、无能

    龙生龙,凤生凤

    有本事别把孩子当成实现梦想的工具。

    但我想说的是

    任何一个故事或者说选择,都是有时代有背景的,

    脱离了具体情境的鞭笞和指责,只是意淫

    吉塔和芭碧塔继承了父亲的强大基因,

    动作敏捷,行动灵敏,斗志昂扬,

    摔跤,本身就是她们的天赋才华;

    她们还拥有这个世界上最懂得她们、

    理解他们、帮助他们发现自身优势的教练——爸爸;

    更重要的是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摔跤

    是她们逆袭人生,获得主动权的唯一方式

    影片里有这样一个情节:

    女儿们背着爸爸去参加朋友的婚礼,爸爸赶到现场不欢而散

    女儿跟新娘子哭着抱怨道:“哪有爸爸逼迫女儿练摔跤的,上帝可从没给过其他人这样的爸爸。”

    谁知小新娘哭了,她对吉塔和芭碧塔说:

    “真羡慕你们有这样的爸爸。

    从一个女孩出生开始,她们的命运就是做家务,

    等14岁就被嫁给一个不认识的男人,然后给他生孩子。

    看看你们的爸爸,他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和全世界对抗,

    宁可承受全村人对他的嘲讽,就是为了让你们能掌握自己的人生,

    他哪里做错了?”

    这时,俩孩子这才幡然悔悟。

    有这样一组数据:

    印度的童婚比例高达47%,

    全世界每年有1500万女孩被父母用来换取聘金,很多印度女孩14岁就要嫁给一个不认识的陌生人

    印度政府1929年通过禁止童婚法 ,1978年印度政府把男女婚龄提高到21和18岁 ,均未奏效。

    在这个堕胎率和强奸率极高的国度,

    女性毫无地位,出生被杀害是常态,

    活下来的则沦为生殖工具。

    爸爸做这一切,表面上好像是在逼她们去完成他的梦想,

    但事实上,他是在拯救两个女儿,阻止她们成为童养媳

    帮助她们开启不一样的人生。

    从此,两个女儿的心态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她们意识到这是一场对自己命运的抗争,理解了爸爸的苦心。

    于是他们开始安心训练,誓要当好摔跤手。

    很多鸡汤文,总在热血地鼓动着人们放飞自我,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却一直掩盖一个现实:

    有选择权的,本身已经是强者。

    中国在两性平等上,相比印度,似乎已是天上地下

    但在中国农村,又有多少女性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

    为了帮补家计,或是为了供养家里的兄弟上学,女孩们外出打工

    或者早早代替外出的父母照顾年迈的老人

    而属于个人的天地,却被深深埋藏

    即便如樊胜美费尽心力成为外表光鲜的外企白领

    仍然逃脱不了被原生家庭榨干的宿命。

    2017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将逼近0.6。

    0.6这条线,从经济学的角度上叫动乱线

    在这个越发残酷的时代,所有有选择的人,

    都是用自己的方式,杀出了一条血路。

    没有意外。

    对两个女儿开始摔跤手训练后,辛格变成了一个魔鬼教练,

    好像一心只想马上培养出两个摔跤冠军,而毫不在乎女儿训练是否痛苦。

    但真的是这样吗?

    国内放映时,有一个很重要的片段被删了:

    在半夜的时候,辛格轻身走进女儿房间,

    看着她们筋疲力尽地趴倒睡着,他坐下来给女儿按摩肌肉紧绷的小腿。

    这个让人动情的细节,透露了爸爸内心对女儿的不忍和心疼。

    这时妈妈也跟着进来,指责爸爸说,

    (你这样训练女儿)我搞不懂你在做什么。

    辛格背对妻子,说出自己的内疚: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不配当父亲

    当身份是教练时,

    爸爸的身份就要抛到脑后

    如果这一段不删,那些攻击爸爸“冷血”、“残暴”、“无人性”的评论,可能会少得多。

    我们又何尝不知道,

    幸福是顺应大多数的活法,在集体潜意识里得到大众肯定,

    而成功却往往是逆风而行,饱受争议,前路不明

    但作为成年人,我们应该更加清楚,

    孩子的未来,往往不取决于个人意志,而是受制于时代

    被强大现实选择。

    如果你有孩子,如果你认真的思考过孩子的将来,

    如果你不想他成为灰色世界里,蝼蚁般的一份子

    而是力所能及创造更好的环境

    将她的天赋才华和努力链接起来,把她推向更广阔的世界

    那么  你就会理解

    作为一名父亲或母亲内心的撕扯和斗争

    一个声音说:现在的孩子够苦了,未来又难以把握,

    儿孙自有儿孙福,我只能尽力给他一个幸福的童年;

    另一个声音说:现在对孩子的放任,会让他抱憾终身,

    孩子小不懂事,但是我要给他更优选择的空间。

    龙应台对儿子安德烈说: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

    童年是一个人的溺水期,独立思考能力有限,

    父母就是孩子的救命稻草,选择把孩子往哪个方向引导。

    好的教育是什么?

    不是在你成为一个演员、作家、老师、运动员的路上,父母阻止了你;而是在你还没有想清楚人生如何走的时候,指引你选择一条道路。

    而选择往往考验的是父母的眼界、胆识和自身的能力。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有一批素质优异的初中毕业生,

    为了实现离开乡村的愿望,报考中专,成了国家包分配的中专生。

    毕业之后由国家统一安排工作,转为城镇户口。

    这对当时城乡二元化社会里的农村青少年及其家长,所产生的诱惑,是无法抗拒的。

    最初的几年,几乎所有的初中学校,都要进行筛选考试,只有进入全校前十名二十名之内,才具有报考中专的资格。

    那些考不上中专的学生,只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这些人将户口迁入城镇,怀着一种失落的心情,去上高中。

    在这样一种报考氛围中,能够幸运进入中专学习的学生,大都是读书天分非常出众的孩子。

    然而没想到的是,他们当年选择上中专,却选择了一辈子的悲情。

    当这些进入中专学校就读的孩子,发现所谓的中专,其实是农村孩子进入城市的最低门槛。

    而且这一纸文凭,会将他们约束在最基层工作,他们的发展平台,一辈子都会被这一纸文凭约束之后,失落感便由然而生。

    为了早早地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却押上了自己一辈子的出息,这批极具天赋的孩子,在没有灌满浆之前,就被提前收割,然后被晾在最基层,任其凋零。

    巨大的现实利益,吞噬了人们理智和思考,让人们看不到多年后的结果。

    我的一个亲戚,就是这批人的代表

    成绩很好的她,原本准备读高中上大学

    却在父母的说服下,上了当年让人眼红不已的中专

    而后,从工作到婚姻,就在选择的那一刻定下基调

    人要在时代里发声的

    对因饥饿浮肿的人说,

    你应该去减肥、KEEP FIT、健身,

    就像“何不食肉糜”

    对于物质基础很好的家长,

    让孩子轻松,可以说是“自主选择”;

    对于在夹缝里生存的人来说,

    让孩子努力,却是真实的“没有选择”。

    有朋友说,我发现你很关注阶级和分层

    是的,如果对自己的位置和能力都没有清晰的认识

    怎样去帮助孩子选择适合她们道路?

    世界上的每一个孩子

    都是独一无二的星星

    有着自己的光亮

    我们能做的

    就是发现孩子的天赋才华,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孩子在热爱的道路上不断披荆斩棘

    而不是盲目地以“为了你好”的名义,

    逼他们去少年宫、奥数班和弹钢琴

    腾讯副总裁吴军说过一句话,印象深刻

    他说:“教育只有一件事:引出潜藏在孩子内心的智能,

    让他拥有持续一生的学习热情,教育,就完成了。”

    当然,不管多聪明,每一代人对未来的判定,总是刻舟求剑的

    尤其在这个飞速发展的年代,20年后的世界几乎不可想象

    再明智的父母,也不能比孩子在20年后的未来,表现得更好

    但不论光阴如何变迁,

    最亘古不变的爱莫过于

    为了你  我愿意与全世界对抗

    PS: 小樱桃和我一起看片,哭了好几场

    哭的最久的是吉塔和爸爸对决的那一场戏,这也是让我们感触最深的一幕

    虽然没有人跟她解释情节

    但是,她大概从中也读出了父亲的隐忍、愤怒和最终的无力

    以及,每个孩子都最终将与父母走向分离...

    《摔跤吧!爸爸》基于真实的故事改编,现在这个家族的三个女儿都拿过了世界冠军。他们摆脱了不被尊重的命运,获得了从物质到精神得到强大的议价能力,收获了属于自己的人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了你 我愿意与全世界对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hn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