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书写的问题都是相通的,因为大家都是人,所以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产生同样的疑问,想到类似的解决方法。就像相同的环境会生长相似的动植物是一样的道理。在我们的世界里,必定存在着一个不变的根本规则,他控制、指引着一切的发展方向。因为有了这个固定的因果关系,所以相同的因,必定会产生相同的果。
还是回到《系统之美》这本书,在我看来这本书讲的就是要整体的看待、思考问题。产生这种想法一定是遇到了什么问题,才会让作者产生这种想法。我们所有的行为其实都可以看做是一种解决方案。我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才会采取一定的行为。随着我们世界的越来越复杂,你的行为也由原来的简单的,单一的变为一系列、复杂的成系统的解决方案。生物的进化是从简单到复杂,那事物间的关系也是由简单到复杂。原始人只有部落,几十人、上百人,而我们现在可以产生联系的人可以是成千上万的。关系的复杂必定导致你处理关系的方式也复杂。那看问题就不能再单独,单纯的看一个方面,而是要整体到局部,再有局部到整体的系统的思考。
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要解决越来越复杂的问题,我们就要建立新的方法。就像是生物的进化,把各个功能集成为系统。消化系统管消化,呼吸系统管呼吸等等。把一项功能封装在一起,当做一个局部的整体来用。就省去了每次都需要重建一遍系统的麻烦。不断的把功能封装,集成,在整体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不至于让我们的解决方案也越来越复杂。就像我们现在离不开的手机,拆开后不就是几大块吗?经过整合组装到一起就可以实现他的功能。那部分坏了,直接换掉,还可以继续用。
这是实体的工具,那么我们思考的工具呢?同样也是这个道理啊,就像我们知道的各种定理,公式。不也是一个解决方案的封装吗?他的具体推导过程、原来你可以不懂,你只要会拿来用就好。还是说这个《系统之美》,在你不知道这个概念时,你也许也会用这种思考方式,但当你知道了这个概念,你是不是用起来就更顺手了呢?他是一个具体的思路,有步骤,省去了你自己梳理的麻烦。你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去做,就能达到你想要的目的。
这就是我们人类可以快速进化的一个原因。我们每走一步都是踩在前人的肩上,不需要我们再从头开始,所以我们才可以走的更快。这对我们做事也是个启发,你不要什么事都从头开始,你可以吸取前人的经验。具体怎么办呢,就是多读书啊。我又要开始说读书的好处了。别说我们自己很多问题是想不到,想不明白的,就算是我们可以自己想清楚,你不也得需要时间吗?但前人把我们可能遇到的问题早已就已经想明白了,给出来了解决办法,你只要在没事的时候多读书,把他们尽量多的输入到你的脑袋里就可以了。等到用的时候直接拿出来用就好。就好像怎么分辨毒蛇,和治疗毒蛇咬伤,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现学,可能你早死了。但是如果你知道,你就有大概率生还的机会。当然这只是个极端的例子。简单的就是考试,你学会了你就得分,你不会,到考试的时候你才去自学,你想你还来得及吗?为啥我现在总感觉时间不够用,就是因为感觉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因为有好奇心,所以我希望把所有不知道的东西都弄明白。但是在有限的时间想要实现这个想法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才感觉时间的紧迫。想做的事情太多,而时间不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