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写出我心》,作者娜塔莉·戈德堡,诗人、小说家、写作教练。本书初版于1986年,自初版起,即成为写作教学类经典,还被选入美国高中读本。
全书读起来很流畅,极富诗意,对各类型写作者都有指导意义,尤其建议刚开始写作的朋友阅读。
在本文中,我摘选了最重要的几点内容,跟大家分享,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1. 每人都有写出「最烂垃圾」的自由
刚开始写的时候,不要因害怕写不好而不写,或者一边写一边删改。
娜塔莉说,要不停地写,不要干预你的手,不要评判你的思想。
每天规定自己必须写一段固定时长,10分钟,20分钟或者一个小时,在这个时间内,就是不停地书写,长此以往,可以养成对自己心灵的信赖,可以让思绪自由地流淌。
规定自己,每天都写满一定的字数。我们所看到的那些伟大作家的文笔,几乎都是通过每天不停地写而练就的。
杰克·伦敦每天写1500字。
马克·吐温每天写1800字。
琼瑶每天写3000字。
金庸每天写8000字。
村上春树每天写满10页纸。
......
英国作家尼尔·盖曼说,“你写的前30万字,都可能是垃圾。先把这30万字写完,才能写出你想要写的东西。”
村上春树在刚开始写的时候,跟编辑说,“我写不好文章。”编辑告诉他,“莫在意,人家都是在挣稿费的时候学会写作的哟~~”
所以,先自由地写吧,赶紧用最短的时间,把前面30万字的垃圾都写出去。
2. 建立写作主题表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写作主题表,每当脑海中想到什么值得写的东西的时候,就把它加入到这个主题表中。
可以是九岁时那个有点龅牙的同桌、去年一个人看的电影、老婆最近的新发型、上班路上遇到的街头艺术家、跟紫色有关的回忆、最爱的地方、最痛恨的人、关于外公外婆等等。总而言之,一切可以书写的都先记录下来。
有了主题表,我们就可以在坐下来写作时,随手从中挑选一个,而不用苦恼没什么可写。
随时随地把新点子添加到你的主题表,这样做有个好处,你会更细心地观察生活。而且,添加到列表之后,你的内心便会有意无意地开始为主题添砖加瓦。
娜塔莉有个精妙的比喻,叫「堆肥」。
我们所阅读的文字、生活中的经历,仿佛被我们扔进了一个内在的垃圾场,在那里腐烂、发酵,就像瓜皮果肉烂菜叶子一样,变成氮气、肥沃的土壤,然后从中会自然长出优美的诗句和文字。
我们只要把他们挑选出来就行了。
3. 书写平凡
生活极其丰富,充满大量细节,这些细节多是平凡小事,然而都值得被记录。
所有过往和当前,种种生活琐碎,如果都能写出来,我们其实不太需要其它素材。
这就要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一切,要意识到这些平凡小事的存在。
前天,我看到一篇文章,作者说:“文章的标题其实就是一句广告语,吸引读者去点开你的文章”。看到这里,我大为赞同,于是开始观察身边的各种广告牌,思考什么样的广告词更吸引我。这才发现,原来身边有这么多的广告牌,近在咫尺就有这么多值得学习的素材。
为什么之前就没有注意到呢?因为没有意识到它们的重要性,只有意识到了,它们才会出现在你生命中。
当你意识到生活细节的丰富真实,也就有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可以写。
不要觉得这些生活琐事不值得写,写作者的职责便是将平凡之事写得生动,写得超凡脱俗。
汪国真先生有一首诗,“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而在写作者眼中,“平凡的生活没有文章”。然而,作为一个有抱负的写作者,我们需要用跳脱的思维,去细心体味平凡生活的本质,直抵核心,让平凡生活闪耀出不凡的火花。
昨天,我在朋友圈看到一段文字,大受震撼:“我们应该趁父母还在世时,用录音笔将他们的回忆记录,整理成文字。”于是,我赶紧在京东物色了一支录音笔,我计划等下次回老家的时候,开始采访父母,整理出来。我认为,作为一个写作者,有职责帮父母写传记,甚至家族其他长辈。
有一种说法,一个人真正离开这个世界,是再也没有人记得他的时候。
而文字记录,可以让一个人一段历史,永恒地存在于这世界上。
4. 小结
这是一本影响深远的写作指导书,全书充满诗意,布满禅机。
对于初学写作者,非常值得一读。
让我们一起书写出平凡中的非凡,写出真实的自我。
「 END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