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的燃点与闭点
云野
当陷入情绪的代入里面,常常难以自拔,甚至加以驱动,以为这是必然的。愿意努力的人,多数是被动的,主动乐于奉献的极少。除非在一个个加速器的氛围中,又或者是他(她)本身是自我驱驰的;策略性驱驰与配合形式的驱驰不算是自我驱驰的形式,最多只是盗梦空间里的参与者罢了。
我相信体验与广博阅读的相互对映,以及及时的抽离观察,一旦失去了一定的敏锐,我们就会陷入情绪的自我囚笼里面,甚至会把投映对象,投放于具体的信息点或者是具体的某一个人。如果知道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们如何摄持,顺道适度隐没、轻量知足,这样或许有无数的回旋余地;一旦绝对化的确认,已经偏离了正常世俗社会的轨道。如何在轨道的时间差中,秉持中和的态势?我相信中和精神的力量是深远的,起码其会孕育着积极与阳光的能量,哪怕曾经多么的折腾,一旦行为上开动与开悟并行,任何人都是“解放者”。
我们沉溺于某个维度上的较量,实际上把自我固定在一个无数的风评与绞合狭窄通道。这种形容,我称之为情绪闭点——生命力的焕发与闯荡野性,会凝聚于个人情绪的投射上——遇到此种情形,我一般主张空间物理上暂时相隔,让其找同道者共鸣一下,倒不必非要强调周围人都服从于此类情绪的驱使。阅读给了我们一个沉浸与暂时挖掘的机遇,所以各地读书会各自开华,呼朋唤友之态势燃起,大有将情绪燃点持续烧旺之际。踏实于生活之道,忘记分配利益上的梯度划算——乐于奉献将大行其道,另外的内蕴倒是消失在团推的事务当中。
我是赞同情绪升华为情怀的,因为这样才看得到,情绪的出路,生命并不是具体事情能完全表达清楚的;穿越一时的现实,在相应的方位等待着、扛着,也是磅礴的社会责任。哪怕某一天的节点来临了,我们顺势而为,做点社会现实与趋势的交汇链接,为下一轮春风的吹拂,做好了充足的鼓风气流涌动。
文章贵在行气,能够调动起升腾与服务的意气,相信对社会的多缝干涉会起到作用的。一旦陷入一切可观察之余,我们就落入了编制好的轨道,成为了一个个定向流动的电子,不知道在何处又孕育出新一类的精神子房。我们宁愿保守点守持好经验上的成囿,而渐渐的释放点滴信任,对快速建立的信任与疯狂,总是保留着审慎的态度。可能是理性精神与批判精神同在,作为一个网络新边际潮人,我们不可能放弃原有的思考判别方式,除非证明这种方式已经不太适用,才逐渐接受新的思维方式。
我看到了沉默与黏连,看到了对生活变化轨迹的彷徨与张罗,也看到了心如止水般的平静带来的新发现。渐渐的,我还是觉得,《悠然集》到《归藏集》是必然的。何必想着泛起更多的涟漪或波澜呢?就让更有能力的人,来编辑网络新琅琊榜吧。
无尽的网络,无尽的生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