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十一长假的最后一天,湛蓝的天空中飘过几缕白云,明媚的阳光,更是一扫前几天的阴霾,给大地带来了温暖,气温也随之升高了几度。
想起昨天答应母亲,要回家帮她收玉米,我赶快掏出手机,给父亲打电话。父亲告诉我,母亲已经下地干活了。听到这里我心里。一阵酸痛,母亲今年已经73岁了,但她依然不辍劳作,我们姊妹三个多次劝她,不要再下地干活了,但她依然坚持说自己还能干,等自己干不动的时候就不干了,干活也顺便散散心,总比坐在家里无所事事要好很多。其实我都懂,她是想用自己的劳动,给我们姊妹三个减轻一点经济上的压力。
说起我的母亲,不免要说,种地是她的强项。倒不是说她天生就是种地的好把式,而是为生活的所迫。父亲三十多岁的时候,就因身体原因不能下地干活,家里所有与土地耕种有关的事情,都由母亲一人承担了下来。从我记事时起。脑子里留下的都是母亲早出晚归,下地干活的样子。
我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子,在她的影响下也经常下地干活。母亲对我的教育,往往都是与劳动同时进行的。她因为没有文化,并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是,她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人勤地不懒”。种庄稼是这样,做人是这样,学习也是这样,过日子还是这样。
母亲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在我们村里,母亲的“勤快”是出了名的。因此她种出的庄稼,长势好,收成多,也是村里能挂上号的。
不管是春天的耕种,夏天的施肥除草,还是秋天的收获运输,她从来不允许自己落在别人的后面。她这种要强的脾气,一直影响着我,让我也养成了这种不服输的精神。
如果细数她的辛苦,我想一年也讲不完。但如今她70多岁了,在种地这件事情上,还是像年轻的时候一样,风风火火的,不肯落后。但是有一样,她不得不承认自己老了。就是庄稼收完之后,往家里运输的时候,她因为年龄大了,腿脚不太利落,只能求助于我和两位姐姐来,帮助她把粮食运回家。
刚上班的那几年,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我还回家帮她下地干活,但后来随着自己成立了家庭。又因为工作的地方离家比较远,慢慢地,回家干活的次数就少了,再后来有了孩子,调动了工作,孩子、工作事一多,回家次数就更少了,以至于有些活干起来就生疏了不少。
每当看到我因干活而红肿的手的时候,她就对我说,“你现在的主要工作不再是种地,而是教学生。”
“我的庄稼在地里,你的学生在学校。虽然咱娘俩工作的地点不一样,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都要勤勤恳恳的认真对待,绝不能马马虎虎的糊弄的事儿。”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我不认真干,只是耽误了一年庄稼;你要是不认真干,可是影响人家孩子一辈子呀。”
“你要记住:人勤地不懒。你也不能懒。”
母亲对我说的话,我深深的记在心里。这些年来,我在工作中丝毫不敢懈怠。因为我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使命重大,关系到孩子一生,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今天我看着面前苍老的母亲,迈着蹒跚的脚步,还在辛勤的劳作着,她种出的玉米又大又丰满,我忽然对这句话又有了新的理解,教育工作不仅在一个“勤”,还要有韧劲,有坚守,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进取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