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最近状态不好,有一天下班就聊到这个问题
第一次找实习之前只在网上搜过“产品经理”关键词,那时候对岗位描述大多是有逻辑,能挖掘痛点,追求极致用户体验让用户爽之类的。这些描述就像相亲角上写的要求,形象好气质佳家庭和睦。对,说的都对,只是和没说一样...
那时候还觉得有想法的人好棒啊,面试的时候也会被HR问对某事有什么想法,能不能发散思维。现在想想都觉得当时很青春很萌~
遇到的第一个leader,忘记为什么闲聊到“有想法”,我记得她说,“想法谁没有,我把手机人给5岁的侄子,玩一会以后你问他这个游戏你觉得怎么样,他也能说出好多来”。
也有一次读到小米还是谁家说公司的主人翁意识,中午去食堂吃饭,打饭的阿姨也会给我们提意见,“哎呀,你们的产品要是能支持那个功能就好了!”
看吧,谁都有想法,天马行空说的跟个优势一样骗谁啊,瞎扯总能扯几句~
不知道历史发展是不是准确,我理解的产品岗位是从需求分析演化来的。当然开拓性的人物需要的第一步是独具慧眼,发现特别痛的点,甚至制造场景来解决问题。日常工作,产品还是一步一步往前,重要的点应该还是在判断需求吧?
用户反馈要什么是不是合理,是不是大多数,是不是性价比太低,问题是不是反馈里说的这个问题,还是通过别的方法能不能解决?运营提需求能不能接受,安全不安全,是不是一次性功能还是能抽象成通用功能?
想法谁都有,生活噪音这么多,听哪一个?怎么听?远比自己不停的能说重要吧?
然后,
有人吐槽是很正常的,吧?
确定了一个方向以后,平衡了各方面利益以后,大概产品岗还有一个“特质”就是没有权力还要拍板。在用户运营设计技术之间做了一个选择,有平衡有偏重。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要求的更多,运营说这里不够灵活,你看比人家什么活动都能做;设计说没时间图就只能这样;设计说数据结构太复杂这个功能做不了,谁知道你们会不会改需求;用户说还要那个功能...
迭代节奏要控制,功能要取舍,做了这个决定所有吐槽就要受着。如果对方说的真的对,大胆的承认,改。如果对方说的不对,解释一下,反驳一下,怼回去。反正不能丢锅呗,微笑~
好像是纯银有一次写在反馈中看用户很多不满,不能说什么,对着屏幕撇了撇嘴。
撇撇嘴
--
update
同事今天离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