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书评七|只有大众,没有文化

书评七|只有大众,没有文化

作者: 罗益明 | 来源:发表于2019-10-19 17:14 被阅读0次
    书评七|只有大众,没有文化

    最近,突然间被一本新出的书所吸引,那就是王小峰先生的旧作重印本《只有大众,没有文化》一书,此书之所以吸引自己的原因或许有三个因素,一是,自己对当今市场上的文化商品《歌手》,《乐队的夏天》,《舞者风暴》极为喜欢,这让我有意识的想去了解中国市场上的这些文化商品的流变,二是这是一部反思近二十年来整个大众文化生存发展状况的书籍,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批判性,建设性,三是,这本书有点像是访谈节目《十三邀》的纸质版,里面有大量内容涉及本书作者对文化产业从业者的访谈,我想这三点,构成了这我阅读完本书的理由。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惊奇的发现,这本书研究与思考的文艺领域极为广泛,其中有音乐人,音乐制作人,唱片公司,电影导演,演员,主持人,电视剧,话剧,漫画,诗歌,文学,收藏,评书,相声,春晚节目等15大领域,涉及的文艺名人有:邓丽君,叶佳修,李宗盛,黄舒骏,Beyond,周杰伦,李寿全,崔健,朱哲琴,窦唯,王菲,陈琳,许巍,汪峰,朴树,HAYA,老狼,崔永元,王朔,兰晓龙,马未都,陆川,贾宏声,北岛,宁浩,廖一梅,贾樟柯,朱德庸,宋柯,单田芳,马季,田连元,鲍勃·迪伦,老鹰乐队,约翰·莱登,西摩·斯坦,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等37人。

    虽然有点可惜的是作者并没有在书中提到舞蹈这一艺术近二十年来的发展状况,而且在书中也没有见到对大众文化合领域进行过系统性性的表述,有点蜻蜓点水,点到即止的味道,但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艺术领域以及列举的这些具有广泛群体知名度的文艺人物,也足以支撑作者去讨论大众文化在中国的变迁史了。

    而且在书中我还发现,本书作者在没有采访到本人的情况下,会采取透过别人的评论与访谈去写自己要探究的对象,那么这一写作手法,让我不由得想起自己之前在读许知远先生的《青年变革者:梁启超传》时,提到的一个词主体性描写,我在评论许知远先生的这本书时,提到他本来是要写梁启超的,却似乎变成了是借梁启超去写别人或者写当时的环境,似乎是一种客体性描写,这让我觉得,这反倒丧失了对梁启超先生本人主体性描写,而本书采取的这种方式恰恰与许知远先生的写作手法相反,就借用他人之眼是为了构建出对自己要访谈对象的主体性描写。

    以上,算是我读完这本书的一个整体印象与感觉,但具体的细节与书中令人深思的地方,还得一步一步慢慢的品读,只是本书由于访谈的对象实在过多,以及涉及的诸多文艺领域,我也不太熟悉,甚至不是很感兴趣,所以我在讨论书中具体内容与细节时,我仅从个人偏好出发,选择性讨论,其它的只能靠自己去品读了。

    书评七|只有大众,没有文化

    在具体讨论书中的内容与细节之前,我们至少得弄明白一个问题,即:何为大众文化?这个在网上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个人理解为至少有三个要素:咱们普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也就是具有广泛群体基础的,再者是能够在大众传播媒介上进行传播的,也就是像能够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电影等媒介渠道传播;第三,就是内容主体是不用太费脑,能够满足基本感官愉悦的,这就是我理解的大众文化定义。

    那么,再来看看本书作者是如何定义大众文化的呢?他在书中认为:“真正的大众文化是在解决生存问题的前提下,为了满足精神需求才出现的,它的目的是丰富生活内容,它的方式是精神消费。当消费关系形成,大众文化才能像一面镜子一样照出人精神世界的实质——这才是大众文化的核心所在。”

    在本书作者的理解里,还提供了一个角度,那就是大众文化的商品属性,也就是说大众文化也表达着普罗大众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这一点也至关重要,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它似乎也是一种消费文化,而且本书作者在书中表明:每次采访的出发点就是文化与商业之间的关系。

    只是本书作者,作为一个一线的文化记者,在采访与研究大众文化的十多年过程中,对中国的大众文化的发展与研究抱有深深的失望与愤懑。他这样描述行业里最先启蒙以及达到巅峰的那批人物,“这些曾经为一个时代奉献了很多精彩内容的人,已经走向终结。他们或是在悬崖边死死抠住石缝,不让自己掉下去;或是以一种尴尬的方式谢幕”,“我们虽然可以拍一部好莱坞式的商业大片,但是我们对大众文化的理解和商业操作的水准真的还停留在上世纪30年代”。

    他又是这样批判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学者,“这么多年我看到的有关中国大众文化问题的书,大都是脱离现实夸夸其谈,或者仅仅停留在表层上就事论事,没有从中国的传统观念、价值观以及从封闭到开放所形成的不正常的大众文化繁荣,再到这种繁荣导致的文化消费怪象,以及这种怪象对后来大众文化的影响——这样的角度去分析中国大众文化问题”

    他最后直接判断与总结认为“中国大众文化已经越来越直接、简单、粗暴地成为一个变现的工具,不仅制造者逐渐丧失理性,连同这种文化下培养出的受众也丧失理性,集体沦落成毫无审美情趣和判断标准的纯消费动物。出于情感、利益或低级趣味的驱动,消费者已变得胡搅蛮缠。今天中国的大众文化像雾霾一样窒息和麻痹着人的灵魂。”

    书评七|只有大众,没有文化

    我想从以上话语中,可以见到作者不仅批判行业里的工作者以及这事业的从业者,甚至连研究的学者,观众也不放过,可想而知,作者心目中的失望与愤懑,这似乎更像是多方势力不约而同式的联合起来谋杀了中国本正在崛起的大众文化。

    而且作者不仅仅是批判,他也有自己的一套观点去发现大众文化内在的发展规律,他研究对比西方大众文化的特点发现:中国大众文化,第一缺乏层次感与领域化,不同年龄阶层的人得面对同一款大众文化产品;其次,奉行拿来主义,直接把其它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已经成熟完善的商业模式拿来直接验证,获取暴利之后,就罔顾文化进化的规律,最后的结果,自然就如作者所说:“中国的大众文化产业是在一个死结下狂欢,这个结不解开,掀起的只是钞票的尘埃。”

    在聊完这些可能看起来较为沉重的话题之后,我们也可以透过本书访谈以及思考的那些内容,去回顾一下曾经缔造过中国大众文化辉煌的那些人物,也许这些人有的已经逝去了,有的已经淡出了公众的视线,也有的依旧活跃在舞台上,但不管说,那是一段辉煌时期,也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只是我还是如前文所表述的那般,不会一一列举,只是凭借个人偏好,选择性讨论,在讨论具体人物之后,还会选择书中讨论的几个问题,一一思辨。

    我想谈论的第一个人物,也就是本书提到的第一个人物就是著名歌手邓丽君,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歌手,个人在全民K歌上也唱过她的很多歌,而且据我所知,她还是中国内地,许多著名男歌手心目中的女神,像腾格尔,韩磊他们就是,从他们在公众场合唱过的歌就可以看出来。但那只不过是自己的肤浅认知,直到读了这本书的这一篇章,才真正意识到邓丽君在中国流行音乐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首先,她是不同制度下同根文化的象征。这一点从何说明呢?她是台湾资本主义制度下成长起来的歌手,而中国则是社会主义制度,这意味着不同制度。而同根则表现在,她的歌曲与演唱方式在当时“很民族”,“很中国”,还有就是,她的歌曲是在内地wg之后,中国与台湾关系较为敏感与缓和的情况下,所以她的歌曲也可以视为海峡两岸同胞思想交流的一个窗口。

    第二,她是中国内地流行音乐的启蒙人物。她的音乐随着卡式录音机这一大众传播媒介而走进大众心中,她让当时内地的人们知道了何为流行音乐的编曲,也让当时的人们知道了不同一种新的唱法“气声唱法”,也就是所谓的“通俗唱法”。直接影响了中国第一批流行音乐人物:“田震,王菲”等人。

    而著名乐评人金兆钧则认为:“我个人觉得,她能产生那么大的影响,是因为她是30年代以来一直到60年代音乐的集大成者,她挑的都是历史上被证明是最好听的歌曲,她的唱法也是30年代以来唱法的集大成者。”我想,这是应是邓丽君女士令其它音乐人高山仰止的一大原因所在,至于后续提到的邓丽君女士的生活与情感经历,我倒不是很感兴趣,故不再多言。

    我想谈论的书中第二个人物就是罗大佑。罗大佑先生最为人熟知的恐怕就是《童年》与《光阴的故事》了,当然我的理解也仅局限于此了,曾经许知远先生在《十三邀》也曾访谈过罗大佑先生,只是当时看了也就看了,并没有太过留意,不过这本书倒是提醒了我罗大佑先生在中国内地流行音乐史上的地位,那就是他为中国的流行音乐赋予了灵魂。

    而本书也提到了罗大佑先生对自己做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观点,第一,他认为自己做音乐,可以妥协,但不能背叛,他的背叛指的当然就是放弃他音乐中的人文质料;第二,他认为流行音乐的倒退是知识分子不支持与不认可这个行业,简单而言,我就提及这两点,过多的,他也没说,我也不去深究了。

    我想谈论的书中第三个人物就是崔永元。崔永元先生似乎一直都很火,从主持节目《实话实说》,与方舟子转基因问题大战,再到前段时间把范冰冰偷税漏税的消息捅漏等,这一桩桩,一件件,似乎他成了公众心目中不可多得的良知与正义的化身,而在这本书描述的内容则让我看到的是崔永元先生对电影的热爱,以及电影对他人格与精神的陶铸。

    在本书中,崔永元先生说:“当我面临一个选择的时候,我会很快做出正确的判断。一边是你坚持一个原则,但会有很大损失;一边是你放弃这个原则,你就捞一笔钱,这个时候我会毫无疑问地选择坚持原则,而且不会为自己的选择而后悔。这都是电影带给我的,一生都会受用。”

    我想谈论的书中第四个人物是北岛。我原来对北岛先生的理解一直仅停留在诗人的定位上,透过这本书,不仅更深层次的看见了北岛先生,更对北岛先生身上流淌的个性与思想,自己由衷热爱与敬佩。北岛先生是上世纪八十年朦胧派代表诗人之一,所谓朦胧派,简而言之,就是诗就像被蒙了一层雾一样,读起来可能似懂非懂,意蕴含蓄又深远。当然本书描述的主要不是他在诗歌史上的位置,倒是提到了北岛先生为诗歌发展所做的事功以及对他的一些观点。

    他的事功体现在他1978年办的诗歌杂志《今天》到今天还是延续发展的过程中,他举办香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诗歌节-“香港国际诗歌之夜”,每次都邀请世界知名诗人参加,如美国“垮掉一代”的精神之父,当代美国最著名诗人之一,加里·斯奈德。

    不过,相比较事功,他更吸引我的是他对这个时代的观点以及他理解的诗歌对这个时代的观点。比如,他认为:“对于资本控制的大众流行文化来说,诗歌的确是边缘化的,但对于一个古老文明的内在价值来说,它就是中心。而诗歌要正视大众流行文化的现实,并在对抗中保持自己的纯洁性。”

    又如:“我想大部分年轻人失去了反抗能力,因为他们不知道反抗的是什么。教育也扮演了某种同谋的角色,让人从生下来就不再有怀疑精神。我曾打过比方,那就像流水线传送带,从生到死,一切几乎已被决定了。”

    再比如:“如今,我们正在退入人类文明的最后防线——这是一个毫无精神向度的时代,一个丧失文化价值与理想的时代,一个充斥语言垃圾的时代。

    一方面,我们生活在不同的行话中:学者的行话、商人的行话、政客的行话,等等;另一方面,最为通行的是娱乐语言、网络语言和新媒体语言,在所谓全球化的网络时代,这种雅和俗的结合构成最大公约数,简化人类语言的表现力。”

    透过这些话语,我对北岛先生的书籍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因为我以前真的没有想到诗人在这个时代的价值与意义,或许能够从语言上重新张显这个时代匮乏的精神向度以及文化价值与理想。

    书评七|只有大众,没有文化

    在讨论人物上,我便在37名文艺名人中选出了这四位,简单讨论了一下,接着,我便从书中涉及的一些行业问题来简单讨论一下。

    第一个问题,聊聊春晚。本书对春晚的剖析真可谓是一针见血,大快人心。个人近几年,也不怎么看春晚了,原因倒像是本书这一节所言,春晚里面什么都有,唯独丧失的就是一种文化真情。这种丧失文化真情的方式就是结果为先,先告诉你,我要感染你,打动你,然后你要走进来,你必须进来,你没有理由不进来。

    而且作者在书中认为:“春晚逐渐从一台娱乐节目变成了一种意识形态,导演为春晚附加了很多本不该它承载的东西,快乐变成了一副躯壳,实质上春晚变成了一个宣传阵地,国家政策、建设成就、光辉形象甚至外交政策……都塞进了春晚。一个本来是在除夕之夜让观众开心逗乐的晚会节目,变成了一个政策或政府形象的宣传片。这种做法要么是不屑于民众的快乐,要么是只为了满足少数人的要求。”

    我想,也或许正是如作者所言,春晚舞台由于影响力幅度之广,致使其定位恐怕从大众转换到了政府,那这舞台上的文艺活动,也开始从反映平民大众的心声逐步沦为意识形态的附庸。那不经疑问,春晚舞台非得如此转变嘛?作者也觉得并非一定如此,而是“所有参与创作表演的人都自动选择了放弃,因为春晚的强大力量让人们自作聪明地选择了讨巧这个氛围,忘记了观众情感中真正需要什么。而且它具有样板和示范作用,让后来的人马上进入这样的语言系统,放弃对艺术创作本身的尊重。”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选秀节目对音乐行业的影响。作者在书中认为:“选秀直接导致了今天的听众对音乐失去美学判断。在电视观众的耳朵里,音乐美学的判断只剩下“唱功”,没有人甚至包括音乐行业的人会注意到,正是选秀节目断了内地流行音乐的最后一口气,而且进一步把唱片业釜底抽薪了”,作者为什么对选秀节目如此深恶痛绝呢?原来是他发现选秀节目背后的娱乐公司根本就是并非是想把他们打造成真正的歌手,而仅仅是把他们当成电视台的一个附属资源,并利用他们的知名度组织歌手走穴挣钱。

    那这意味着根本就是趁着歌手火一把,就捞一笔钱,捞完钱之后,歌手不火了,他们就便就不管不顾了,继续趁下一波选秀火起来歌手的钱,而作者提到的唱片公司却不是这么运作的,他在文中写道:“唱片公司在选择一个歌手时,会考虑得更多,除了音乐上的专业素质之外,歌手本身的性格、修养、对艺术的见解、天赋、形象……以及唱片公司针对市场受众需要或是对整个文化潮流、社会动态的洞察预见、对音乐本身的艺术价值评估,等等,各种综合因素都要考虑,最终决定是否会签约。”

    只可惜,选秀节目直接打烂了唱片公司的制作模式,而且唱片公司又正处在衰亡期,如此反复折腾,没死也算遍体鳞伤了,那还有多大的余力试图再去建立以行业的技术与审美标准,以及对大众的启蒙与教育呢?

    书评七|只有大众,没有文化

    第三个问题,中国粉丝的认知水平。作者在粉丝的三十种可能中,把粉丝简直批得体无完肤。比如,他说:“粉丝一般纵容他们偶像的言行,不管你干了什么样的坏事,都矢志不渝地喜爱你。这是因为他还没有找到放弃的理由,就像在炒股,被套牢,不忍放弃,还想赌一把。”就好比,你去看一些粉丝在看到自己偶像吸毒时的评论。

    又比如:“粉丝有各种各样的人格障碍,讨好型人格障碍体现在通过四处讨好来获得一种安全感;边缘型人格障碍体现在无论走到哪里都容易暴怒,喜欢跟人起冲突;表演型人格障碍总喜欢现炒现卖到处复制粘贴他刚刚知道的新知识、新语言或新观点;偏执型人格障碍不管看到什么都怀疑是阴谋或炒作。最普遍的是依赖型人格障碍,不上网说点什么会出人命。”

    直接从心理学上的人格障碍开怼粉丝,我觉得很得劲,批得极为过瘾。

    再比如,他认为粉丝,喜欢高举道德的荧光棒,喜欢直接下结论,甚至匮乏常识等等,我觉得作者开列的这三十条,真的是对网上的那群喷子最好的教育,强烈建议网络喷子们好好学习与反思一下。

    其实书中还有好多好问题,比如: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唱片业不赚钱之因,歌手创作风格多样化的发展空间等等,这些都非常精彩,只是文章篇幅有限,也只能这样了,但不管怎么说,我还是从这篇文章中抽出了四个人物,三个问题,具体的分析与研讨了一番,至于很多的有待读者自己去领会。

    最后,由衷的希望这本书能够至少能够唤醒一些大众以及大众文化的从业者,然后一起努力把大众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好,尊重大众文化发展的自身逻辑以及提供相应的商业环境土壤,让大众文化植根于中华大地,茁壮成长,而不是眼睁睁看着它真正沦落到只有大众,没有文化的境地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评七|只有大众,没有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rn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