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丁酉·日本之旅

丁酉·日本之旅

作者: 坚冰至_Monsol | 来源:发表于2017-06-27 01:25 被阅读136次

    一个月前,我随同恩师对日本进行了学术访问。现在才偷闲把此行的所见所感和所思记录下来,当然还有不少照片。这样的记录是有益的,也是必须的,总结和反思,既是学术研究所必须也是个人成长的必要。

    未到日本之前,我对日本的了解仅仅来源于有限的书本和影音作品。对于真实的日本,我的认知肯定有很大差异。

    日本历史上是一个多灾多难,一直穷困潦倒的国家。刚刚过上六七十年的好日子。社会急剧的变革,文化的张力和民族的韧性决定了社会未来的发展。此前就有了解日本人爱好阅读,来到东京东边的文京区和千代田区(高校云集),发现有一个很大的书店特区,一大片区域全是书店,可能有两三百家。便利店里也都有不小的书籍专卖区域。不过同样遍地都是的,还有按摩店,密度可能不比国内发达地区的低,只是国内任何一座城市的书店都少得可怜。

    日本土地匮乏,所以对土地充分利用,这种节约意识渗透在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只容一个人通行的电梯;各种车辆都是短头断尾;密布错落的建筑,密密麻麻;对空间的灵活利用,城市有种立体感;火车轨道在内的各种道路与两旁的建筑几乎紧挨一起;东京五星级酒店的房间,和国内如家的面积差不多大……

    干净,有序,这是日本国素有的标签。从地铁口黑压压上下班人们静默匆忙的神情中,又放佛看到了一种无声的压抑。

    日本人的认真劲,颇让人钦佩。街边小房子拆迁,一人开挖掘机,另一人手握水枪,站立一旁,随时准备浇灭扬尘。

    在制造业辉煌褪去后,却在更尖端领域,埋头苦干的日本,很有可能在下一波技术革命的浪潮中挺立潮头。日本这个小邻居,非常值得我们好好观察、研究和学习。

    子 · 日本印象

    将近3个小时的飞行后,晚上11时许,我们抵达了日本羽田国际机场。下得飞机,润爽的气候包裹而来。从机场所在的大田区到我们所住的千代田区,有20多公里。我们打上一辆出租车,司机看起来年纪得65以上。将近40分钟的车程,花费1万日元。出租车费着实不便宜,可能包括了深夜的加班费。

    虽然由于夜色看不太清路边的景致,不过一路霓虹闪烁,远近处灯光点点,可以想见一派繁华的景象。这样的情景,让我不由得想起6年前初到泰国曼谷的时候,也是傍晚抵达异国,乘着夜幕乘车赶往住处。异国的情调从一开始就感染了夜的神秘,又好像小时候冬天的雪夜,盼着一大早起来,要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抵达Doom Hotel时,已近凌晨时分。我们办理好入住,便各自歇息。我第二天6点多起床,拉开厚厚的窗帘,耀眼的晨光瞬时洒满房间,鳞次栉比的建筑铺展在脚下的土地上,一直延伸到看不见的远处。我的日本之旅,就在阳光明媚的清晨开始了。关于日本的几点印象,就在几天旋风般的寻访观览中形成的。

    甲子:拥挤却整齐干净

    因为我们首先落脚的是东京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准确说可能是东京的高校区。我们暂住的酒店附近,方圆3-4公里以内,从地图上输出近十所高等院校,包括东京大学、一桥大学等。从旅店十几层的高度打望,已被下面错落密布的建筑所惊讶了。穿行到在中国应该被划为弄堂、胡同的通道里,只感觉到栋栋紧挨的各式建筑,把视线和风都挡住了。这些闹市区里的建筑群落,都不很规整,几乎都是异形构造,不时有丁字路口的房屋突兀在两条路中间,就像一把矬子凿开了一条原本就不宽阔的马路。

    附近有地铁口,早上上班时间,乌压压的人群,匆匆地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除了走路的声响毫无任何其他声音。这些上班族的着装也很特别,男的几乎都是西服,女的稍有些变化,长裙加长袖或短袖上衣。好似在拥挤的空间里生存,人们更倾向于把自己包裹得严实,虽然天气已经比较热,在街市上走上一会,我已经汗流浃背。

    这种拥挤的市容,不仅东京如此,在京都也是如此,甚至在新干线上看到的郊野村落或者城乡结合部住宅区,也都是同样的紧凑、狭小。

    虽然拥挤得可以,但是细看之下,却发现没有一处不是齐整洁净的。城区里或者山郊的民居处,任何一个角落,都没有看到中国人习以为常的脏乱差的景象。任何一个角落,都拾掇得那么井井有条。最典型的是临街的汽车修理铺,不大的门面,中间开阔,两边房门洞开,最令人惊奇的一幕出现了,修车铺里所有的汽车零件、各种工具都完全规规整整地码放在3面靠墙的架子上,中间留出的维修场地上,没有看到一件随意摆放的物件,甚至连地上的油污斑渍都没有看到。这与我小时候在小县城里看到的修车铺的样子,完全是天壤之别。

    一天早上,我们路过京都鸭川,从城区边缘蜿蜒而过的小河溪流,清澈见底。头天晚上陪同我们的移居日本的亲戚说,小河边樱花盛开的时候,来看樱花雨,美极了。

    丙子:富足却资源节俭

    作为亚洲头号发达国家,日本的富裕毋庸赘言。不过我却感受到了岛国人民质朴节俭的一面,这或许是日本国土狭小,尽管富有但却非常缺乏资源的缘故,也可能是在日本长长的历史上,广大人民或许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富足过,所以长期形成的节俭的国民性。

    这种节约意识从两个小现象可以一窥端倪。我们在东京和京都住的酒店,都算是相对高档的酒店,但是酒店提供的厕纸却很有意思,长条形的卷纸,宽度大约10到12厘米,关键是只有一层。每次上厕所我都担心厚度不够,但是忐忑的尝试以后都没问题。日本是个森林资源很丰富的国家,对于自己最丰富的资源都这么俭省地利用,可见对于其他资源的珍视和利用程度。

    在装饰豪华、服务周到的高档餐馆用餐,和在类似大排档的普通餐馆用餐,他们所用的餐具居然相差无几,均是略显粗糙的质朴黑釉餐具,针对不同功能,餐具的样式很多,但是餐具的质地和工艺,均属于国内最常见的,可能最便宜的类型。日常用度的不讲究,折射的是整体社会气质的简约和朴实。可能在日本人看来,铺张浪费,浮华奢侈,是不可理喻,无法接受的,因为从国家现实角度,从民族心理意识上,这均是不应该的行为。

    戊子:现代却不失传统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即开始了其现代化的历程。日本是亚洲当之无愧现代化做得最好的国家。但是在走马观花的旅程中,我却感受到日本在民族传承方面的强大。

    日本的寺庙极多,十年前我上二外日语课时,隐约记得老师讲过,当时日语教科书上还讲到寺庙。在京都时才真切地发现,日本寺庙的数量真是超乎想象,除了京都东边城区有名的、规模较大的寺庙,如清水寺、知恩院(历代皇子出家的地方,相当于终身软禁之所)等,还有数不清的小寺庙,据说以前日本有一定权势的人家,均会在自家设立寺庙,如此一来导致曾经的京畿之地京都遍地都是寺庙。现在还能在京都的市区里寻觅到这些人家遗留下来的寺庙。

    日本寺庙多,神社也多。京都东边最有名的就是八阪神社了,醒目的黄色漆成的神社架,据说就是人和神灵分隔的界限。诸多的神社都由当地人供奉,每到祭祀之期,所有的人都要参加。包括移民到当地的人,也有义务加入到维护神社器具和活动的组织中,否则的话,就很难融入当地生活。

    神社现在的样子,包括其中茅草和木头搭建的建筑,都是上百年前的样子。草木易朽,但是当地人会及时照原样修复,这种习俗就这样一代代传下来。表面上神社的原貌保存了下来,深层次流传下来的是对于共同习俗文化的传承。反观我们中国,自1840年以来,屡遭浩劫,属于我们民族的传承,无论好的还是坏的,都几乎撕裂断开。对于祖宗精神家业,如此败坏,怎么可能不遭遇精神信仰危机?我们必须补上习俗文化传承这一课,必须回到祖先开创的精气神的源头。对于历史的传承,我们应该好好向日本学习。

    丑 · 与野中郁次郎(Nonaka)的会晤

    我们此行的重要任务,是与知识管理之父——也是亚洲截止目前唯一被西方管理学界认可的两位管理学者之一,野中郁次郎先生交流、碰撞,并探讨潜在的合作研究计划。3月份在清华创新与知识管理论坛上,我们与野中郁次相识,他对于我们阴阳思想在管理学的应用颇有兴趣,遂邀请我们前往日本详谈。

    在与野中郁次郎先生两天的探讨交锋过程中,我亲眼见识了他的谈吐、思维和境界,近距离了解了一个国际顶级管理学大师的风范和魅力。有幸亲历此次学术沟通,学术思想碰撞,使我对于管理学、管理研究,以及管理的人生有了更深的认识。

    野中郁次郎先生,1935年5月10日出生,今年已是八十二岁高龄。但是,精神矍铄,说话中气十足,逻辑清晰,思维敏捷,完全没有一般七八十岁老人体现出来的老态龙钟之象。这或许即是日本人长寿基因的作用,恐怕也有一个纯粹学人经年潜心学问,修身养性所得的结果。

    野中郁次郎先生一贯温文尔雅,不急不躁,平和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观点和见解,这种修养和定力,是对自己研究成果的自信和研究功力深厚的体现,很让人敬服。一个国际顶级管理学者的风格和魅力,由此得以窥见。能够见识这样的风采,我确实三生有幸。我注意到一个细节,他在表达自己看法时,他的eye contact很让人舒服,平和、沉稳、睿智,都深藏其中。

    由外而内地,更让人敬仰的是野中郁次郎先生对于管理学本质的认知。曾在他的相关论文书籍里看到他对此的论述,但是亲耳聆听他亲口说出的见解和思想,更让人感受深刻。他说the essence of management is for common good。这与德鲁克对于管理学终极意义的追寻如出一辙。基于这样的belief,野中郁次郎先生的学术人生得以展开。他经历过日本战败,立志恢复帝国荣光,从企业实践到求学,最后到学术研究,走的就是为日本企业经营管理为目的的道路。

    野中郁次郎先生与知识管理理论的诞生有种某种意义上的必然性。他个人的经历是本科毕业后去实践,再去美国求学,学成后回到日本做研究,而且是密切结合日本企业经营实际需要的研究。从信息数据处理到如何创新,知识管理的概念慢慢浮现出来,那是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正是日本企业战后飞速发展,同时集聚一定实力腾飞之际。从日本人的民族特性来说,日本人不擅长做重大的突破式重新,而更擅长于在一定程度的借鉴学习基础上,把所学到的东西往精细深化的方向上做到极致。通俗地说,大创新没有,小微创新令人惊讶。知识管理作为组织管理的一个细小分支,谈不上宏大理论,也不会是企业组织管理中的核心内容(随着知识信息时代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但是在一个有着独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形成其亚儒家文化氛围(等级,资历,服从等制约重大创新而利于微小创新),颠覆式创新鲜见,而细微部分却能做到极致的日本企业(丰田的精益生产,质量管控),诞生知识管理理论放佛就是冥冥中注定的。由野中郁次郎先生来开宗立派,也似乎是天命所归。因为他既受到西方严格的管理学学术研究训练,又回归日本本土企业实践,同时他自己有过企业实践经验,日西结合,对于企业的真实场景有了解,这样,从信息到创新,从创新到知识创造,明显的逻辑路径就出来了。

    野中郁次郎先生的这种个人学术轨迹,对于中国本土研究具有很好的启示。第一、要中西结合,一方面学习借鉴西方好的东西,同时避免受其所累,尤其避免食洋不化,或言必称西方,防止被带到沟里;另一方面必须踏踏实实立足于中国的实践,来不得半点虚晃不实,我们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实践服务,而不是发表,更不是名利。第二、研究的导向要实践与理论兼顾,偏废任何一方,可能都会从整体上降低一个学者的综合影响力。比如野中郁次郎先生既在偏重实践的Harvard Business Review发文章,也在Organization Studies这类纯学术的顶级期刊发论文。另外,作为中国人我们还应做到两点,一是一定要搞出中国人自己的管理理论或理论框架,源于中国企业,也首先服务于中国企业;二是要深深扎根于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从中华文明的根中吸取养分。

    言谈间感受得到野中郁次郎先生对于中国的浓厚兴趣与好感。他在交流过程中的一个高频词是:embrace。拥抱不同的观点,拥抱矛盾,拥抱阴阳,而不是你死我活。他说到日本从中国学了很多东西,中日两国本来就应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他这些理念的背后主要就是阴阳思维,他也多次提到阴阳,感觉得到他对阴阳的浓厚兴趣。

    他也对中国组织管理的最新实践感兴趣,对于我们谈到的项目化管理模式,对于我们谈到的华为,腾讯的管理模式,如灰度的概念,他表示好奇。对于我们谈到的中国南北方企业风格的差异,中国独特的非正式关系的重要性,他都表示出很大的好奇。在这样一个高龄的岁数,还对新鲜事物保有好奇和敏感,难能可贵。

    另外一点,颇让人意外的是,野中郁次郎先生竟然研究毛泽东,还出版了关于毛的研究著作。他对毛主席的看法是,青年毛泽东是个伟人,后来就不行了。这与我对毛的评价一致,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不顾妻儿与自身安危,毅然投身革命,这样充满理想主义的完美革命者,的确称得上伟人。他还把毛与邓并列起来,认为他俩是完美组合,这也是个有趣的对照。我问他为什么对毛泽东感兴趣,他说没有毛泽东,中国就不是现在的样子。毛的革命精神,动员组织能力,是天才级别的。野中郁次郎先生自己是从日本战后崛起中,怀有远大抱负的热血青年,对于毛这样完美的理想主义者有着天然亲近,同时也可能是对日本当前社会相对停滞不前,尤其年轻人缺乏一股艰苦奋斗的精气神(稻盛和夫、大前研一也发表过类似忧虑)所寻觅到的一个英雄偶像。同时,作为伟大领袖,毛的领导力,组织管理等等,均有非常有启发的研究意义。

    Nonaka 办公室

    会谈间隙,我们参观了野中郁次郎先生的工作室,一间名为“knowledge room”的大号办公室(约12平米),长方形的办公室里,摆放一张长方形的大桌子,里面堆满了书籍和资料,只容得下桌子两头的两个位置。可能其中一个座位是野中郁次郎先生的,另一头的座位是他那位生父是上海人的助理的。

    Nonaka 手书:知行合一(王阳明是我写的)

    第一天会晤结束回到酒店后,我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摘录如下:

    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のなかいくじ ろう)与知识管理理论的诞生有种某种意义上的必然性: 日本民族特性、经济发展特征与个人特质交汇而成的天命所归。因为他既受到西方严格的管理学学术研究训练,又回归日本本土企业实践,同时他自己有过企业实践经验,日西结合,对于企业的真实场景有了解,这样,从信息到创新,从创新到知识创造,理论诞生的孕育路径就出来了。知识管理理论,也是日本民族把所擅长的,在学习借鉴基础上,在精细深化基础上做到极致的生动体现。

    他的这种个人学术轨迹,对于中国本土研究具有很好的启示。第一,要中西结合,一方面学习借鉴西方好的东西,同时避免受其所累,尤其避免食洋不化,或言必称西方,防止被带到沟里,另一方面踏踏实实立足于中国的实践,我们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实践服务,不是发表,不是名利。第二,研究的导向要实践与理论兼顾,偏废任何一方,可能都会从整体上降低一个学者的综合影响力。比如Nonaka先生既在偏实践的HBR发文章,也在OS这类纯学术的顶级期刊发论文。另外,作为中国人我们还应做到两点,一是一定要搞出中国人自己的管理理论或者理论框架,源于中国企业,也首先服务于中国企业,二是要深深扎根于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从中华文明的源泉中吸取养分。Nonaka先生作为一个外国人,尚且对中国现代的管理实践,对中国传统文化理念,毛泽东思想等表现极大兴趣,我们中国人不但没有任何道理把老祖宗的遗产全盘否定,而且应该当仁不让地担负起历史责任,把传统智慧与古为新,使古老文明焕发新春,进而指引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

    学术大师的气质是共通的,卓越思想者的境界也是趋同的。追寻“管理”大本大源的过程,也即修炼开放,谦卑,睿智,博学,仁爱的过程。Nonaka先生说the essence of management is for common good. Truth, goodness, and beauty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number and profit. The pursuit of truth is to verify your belief. Nonaka先生走通了属于自己的负阴抱阳之路。His name is born to be remembered in the history of management.

    寅 · 日本的大学及学术

    我们此行主要造访东京的一桥大学和京都的京都大学。正式会谈和讲座之余,我们参观了东京大学。

    东京大学没有像样的大门,街边开了两个门,都是非常普通的样子,一点不宏伟,有个性,连个正式的“东京大学”四个字的标牌都没有。恐怕国内随便一个院校的正门和东大的比,都比东大气派,像那么回事。不过在如此低调的形象之后,深藏的可是日本最高学术殿堂,就综合实力来讲,应该算是亚洲最强的大学。

    东大校园相对不大,校园里的建筑古朴,树木繁茂,在校园的中心部分,有一个别有洞天的森林公园,外边看只觉得就是一片树林。走进去才发现,里面的树木非常繁盛,相当于一片原始森林,而森林的中心是一个落差约20/30米的洼地湖泊。走下去到湖泊边上,才发觉这真是幽静之所。湖泊不大,估摸500/600平米,可能是枯水期,明显能看到水位退下的痕迹,而且湖面长满了绿藻,把一谈湖水糟蹋得绿油油,不忍多看。

    京都大学则靠山而建,山上树木葱翠,环境优雅,是适合静心学习的地方。

    由于我们到访的是一桥大学一个分校区,对于这所“亚洲的哈佛”没有机会亲临了解。一桥大学起源于日本明治教育家森有礼和福泽谕吉于1875年创立的商法讲习所,是日本最早建立的大学之一,也是一所纯社会科学类综合大学,建校130多年,为日本培养了大批工商金融界人才,日本财经界多数领袖毕业于该校,在日本享有“财界领袖的摇篮”的美誉。

    从与日本的教授们及中国留学生们的交流中得知一些有关日本大学及管理学术的零碎信息。日本的大学对于管理学研究并不太重视,这点与德国有点类似。即便如一桥大学这样精专于社科领域,尤以经济学和商科著称的学府,也更多聚焦于经营人才的培养,野中郁次郎先生在日本国内的知名度,好像远不如他的国际知名度。同样排名前列的京都大学,其管理学科更是在上世纪90年代才开设。

    与众人交流下来,一个直观感受是日本的管理学研究,以及其学术生态,相对封闭保守,除了诸如学阀或学术霸权之类的通病之外,这种状态可能与日本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停滞有根本关联。不像中国,在强力政府的推动下,经济急速前进,社会活跃,泥沙俱下的同时,管理的创新、变革等等实践层出不穷。只是日本管理学者整体的务实,着眼于本土的一面,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日本学术之旅,短短逗留,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斯国斯民,斯人斯景,大师风范,国民风韵。当然,还收获了一众日本教授与中国留学生们的友好情谊。

    甲 - 东京随拍

    鳞次栉比的建筑 鳞次栉比的建筑 鳞次栉比的建筑 鳞次栉比的建筑 鳞次栉比的建筑 鳞次栉比的建筑 洁净的街头 街景 街景 洁净的街头 街头一景 街头一景 街头一景 街头一景 街头一景 街头一角 街头一景 街头一景 对面即是日本“故宫” 儿童游乐场 日本“故宫”前的草坪 日本“故宫” 日本“故宫” 日本“故宫”前的广场 日本“故宫” 日本“故宫”:古老与现代 日本“故宫” 日本“故宫”:古老与现代 日本“故宫” 日本“故宫” 日本“故宫”:古老与现代 日本“故宫”:古老与现代 酒店抽屉里的两本《圣经》 夜色下的街景 地铁 地铁 地铁与新干线 提着箱子乘电梯的男人 立交桥下的空间 利用 新干线的窗外景象 新干线的窗外景象 新干线的窗外景象 新干线的窗外景象 新干线的窗外景象 新干线的窗外景象 新干线的窗外景象 新干线的窗外景象 新干线的窗外景象 新干线的窗外景象 新干线的窗外景象 新干线的窗外景象 新干线的窗外景象

    乙 - 一桥大学随拍

    日本“故宫“入口,一桥大学就在对面 日本“故宫“入口,一桥大学就在对面 日本“故宫“入口,一桥大学就在对面 一桥大学荣誉墙 Nonaka的专属办公室 一桥大学对面的竞争者:东京大学

    丙 - 东京大学随拍

    东京大学校门 东京大学附近的书店 东京大学附近的书店 东京大学附近的书店 东京大学附近的内山书店,专卖有关中国的书 东京大学校园 东京大学校园 东京大学校园 东京大学校园 东京大学校园 东京大学校园 东京大学校园 东京大学校园 东京大学校园 东京大学校园 东京大学校园 东京大学校园 东京大学校园 东京大学校园

    丁 - 京都随拍

    从旅馆望见的远山 命为“禅”的京都旅店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寺庙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一家很有历史的中国餐厅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鸭川河畔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知恩院里的坟地 京都一景:知恩院里的坟地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京都一景

    戊 - 京都大学随拍

    京都大学 京都大学 京都大学 京都大学 京都大学 京都大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丁酉·日本之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rs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