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对城市广场研究较为全面和较有影响力的论著有:
在现代对城市广场研究较为全面和较有影响力的论著主要有:凯文·林奇( Kevin Lynch)的《开敞空间的开放性》( The Openness of Open Space)、《良好的城市形态》( Good City Form)、《城市意象》( The maze of The City);F·吉伯德( Frederik Gibberd)的《市镇设计》( Town Design);C·西特( Camillo Sitte)的《城市建设艺术》( City Planning According to Artistic Principles);E·培根( Edmund bacon)的《城市设计》( Design of Cities);G·卡伦( Gordon Cullen)的《城市景观艺术》(TheConcise Townscape)等。上述著作几乎都是从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角度来探讨广场的空间结构、空间特征、空间组织和空间意义等等。然而,所有的空间都是为人服务的,人才是空间的惟一主体。随着冰冷的现代主义逐渐被人们捶弃,人文主义又重新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可持续性发展成了一个刻不容缓的主题,这也意味着人与环境的对立关系宣告结束,从而确认了一种全新的人与环境统一的、和谐的关系。尤其是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环境心理学的兴起,更是为研究城市公共空间(包括广场又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和途径。比如,美国著名建筑理论家克里斯托夫亚历山大( Christopher Alexander)的《建筑模式语言》( A Pattern language)从环境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的角度详细地研究了城镇的253种环境状态下的人的行为模式;扬·盖尔(Jan.Geh)在《交往与空间》( Life Between Buildings, Using public space)、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中也住实态从行为学、心理学的角度对城市公共空间(包括广场)进行了深人的研究;法,使美国的威廉·怀特( William H. Whyte)则在《城市小空间中的社会生活)究,也( The Social Life of Small Urban Spaces)中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对纽约的广锦对重数理分近年来我国对广场的研究也有较大的进展,出现了不少论文和著作,如了一定进行较为全面的、专业的研究夏祖华等编著的《城市空间设计》;东南大学教授王国维的《现代城市设计这些理论和方法》以及他在《规划师》1998第1期发表的《现代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郑宏的《广场设计》;东南大学王珂等人的《城市学广场设计》等。还有许多高校的博士、硕士论文都对广场设计的理论进行科和的探讨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处岭南地区,有着其特殊的社会、文化及地域背景,用情因此,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广场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也就有必要对其进行专门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尽管目前尚比较少,可喜的已经开始为人们所重视,比如华南理工大学的苏涵,在其《珠江三角洲市政广场研究》中就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市政广场作了比较专门的研究。而对文化广场进行比较详尽合探讨的则有华南理工大学向星的《现代城市文化广场建筑设计研究》综合上述研究成果,将发现对我国的广场(包括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广场)的研究基本是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的角度来研究和探讨广即场的发展史、广场空间特性和空间构成的。然而,对于广场主体的人,包括人对广场环境的使用后评价(POE)、人在广场中的行为模式、人与环境的境互动关系等领域的研究却还相当少,也没有形成系统。
使用后评价(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以下简称POE)
使用后评价(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以下简称POE)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才开始在西方出现并逐步得到完善的新兴学科,现在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建筑及环境的评价中,尤其是在西方已成为建筑及环境设计和建设的一个必不可缺的环节。但是,在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尚比较落后也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框架和方法程序。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部分学者借鉴国外理论成果,开始了对使用后评价从方法、内容、分析等多方面的研究。如20世纪90年代初,由吴硕贤教授主持的“城市居住区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项目,将使用后评价的基本方法(问卷调查法)运用于住宅区研究中,并采用模糊集理论的科学分析方法,使主观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得以量化,更加趋于客观和性;19901993年,中日两国合作项目“中国城市小康住宅研究”对全国9个大城市进行了长时间、大规模的居住实态调查研究,采用了包括问卷调查法、专业人员现场记录法、摄像法等方法取得了有价值的第一手评价资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