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素笺薇菀
读完汪老的《人间滋味》,今天开始阅读汪老的《人间有戏》。思绪不禁被拉入到那些经历过的或早或晚的旧日时光。
对于戏曲我并不感兴趣,小时候最喜欢听的是豫剧和黄梅戏,也许是因为能听懂演员唱的是什么词儿。爸爸喜欢的晋剧,我却是一点也不喜欢听的,跟听不懂演员唱的什么词儿有关系。汪老的《人间有戏》是结合他做过京剧编剧的切身感受来谈的。有的内容还是很给人启发的。
汪老谈到京剧和小说创作的时候,提到不论是写京剧还是创作,他都是想好了再写,这里的想好了不是只有了一个灵感就写,而是把戏剧或小说的总体结构、全剧、全篇、各段都想好了,才开始写。汪老认为只有这样写出的剧本或小说才是浑然一体的。
对于我来说,写文章经常陷入僵局,尤其是很忙的时候,脑子里似乎只能容得下对工作的思量了,常常半天也想不出写什么。读着汪老的文章,觉得自己欠缺的就是对于文章全局的把控,没有想好写什么就写起来了,经常会被卡在行文中间,甚至推翻写好的,从头再来。
尤其是今年,忙碌不堪的我只好把喜欢写作的爱好让位,从事的本职工作才是重中之重。因为已经日更了一年,建立起来的每天写一点的习惯不想半途而废,又苦于工作忙碌没有精力进行创作,只能写一下每天的读书札记,作为生活的印记,也作为舒缓压力的出口。
读着汪老的文章,特别感慨的是汪老多次提到他创作《沙家浜》的经历,说刚进行这出戏的创作时候他是壮年,等到要写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已是古稀之年,感慨万千。
读着汪老的感慨,我也不禁感慨万千。时光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流逝,想起儿时的我在树林里跟爸爸学唱晋剧的情景。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林中那么安静。爸爸满面笑容,教给我怎样唱唱段的词儿,这出戏是《打金枝》。那句唱词也只记得开头那句了,别的已经记不清楚了,记得爸爸让我按照他教的方法唱出来。可是,我不喜欢听晋剧,也不喜欢唱晋剧。我只学习了一小会儿,便不肯再学。我开始耍脾气,扭头自顾自往家走。爸爸从此再没有要求我学习唱晋剧。虽然爸爸也只是业余爱好唱晋剧,但是对于晋剧却颇有心得,退休后把业余爱好发挥到极致,唱的花脸非常不错,在票友中小有名气。
时间带走了许多,也留下许多。汪老的文章让我重温了旧时光。虽有遗憾却已不再后悔拂了爸爸的心意。
我的旧日时光,百感交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