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发现一本《我平庸,我快乐》的书,自是如获至宝。平庸尚能快乐,岂不天大的好事,必买来一看。
此书作者周洪,以一个父亲教育独生女儿的平实角度娓娓道来。在书中,作为老师的女儿的母亲要培养女儿为一代天才,作者却意在让女儿在“天才教育的重压下逃脱出来,获得一点人生应得的快乐”。
书里比较让人能记住的话,也就是周洪写此书的看点有这么几句:
我的教育方针:宁要快乐的傻子,不要忧郁的天才。
望子成龙的父母,是一心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儿女的痛苦之上。
追求为痛苦之源,平庸为快乐之本。
作文要学鲁迅,做人要学阿Q。
据说这本书高举“人性教育”旗帜,对所谓的“天才教育”大张挞伐。是对《哈佛女孩刘亦婷》这种培养天才做法的一种“不是一种好现象”,可能要培养出一批精神病人的担忧。并以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天才艺术家、思想家,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并不快乐为论据,而许多小人物却在自己的世界过得悠哉乐哉,得以逸养天年,而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
据这本书流行得不得了的时候,一些拥护者发出了“这一观点的出现,像重锤一样敲击着现在的成功人生哲学”的感慨,更有一位读者对这一反传统观点理解为:“追求是痛苦之源,平庸为快乐之本”。
由于自己也属平庸之辈,所以初识此说,心中一振,眼前一亮,像找到了救命稻草,高兴得不了:这下自己终究可以在平庸的状态下心安理得地快乐起来了。但冷静下来仔细一想,却怎么也理不出“我平庸”与“我快乐”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来。
真是无巧不成书,前几天看一位博友的一篇博文,说女儿本学习很好,而如今有了退步,作为母亲劝无果的情况下打了女儿,因此产生隔阂。希望女儿能够理解作为母亲的一片苦心。看后我很理解。为什么本已优秀的女儿变得平庸了一点,母亲就那么地在意?按照“我平庸,我快乐”理论,本应该为女儿的“平庸”而感到“快乐”,至少不应该不快乐甚至生气还动手打了女儿。但我觉得大部分家长都不会因为子女的这种退步的平庸而感到快乐。
作者周洪解释为:平庸不一定快乐,优秀也不一定快乐,但甘于平庸肯定快乐。对此句话,我看应该有两种解释:一是“因为我平庸,所以我快乐”;二是“虽然我平庸,但是我快乐”。给人的直觉应该是第一种,也就是等同于“我富有,我快乐”、“我无能,我痛苦”之类。此解释似有不通,因为平庸的生存状态绝不会导致快乐的心态。第二种解释,看似有说得通的道理,实则不尽然。我平庸,但我甘心情愿,能够在心理上承受,不会因平庸而悲观痛苦,这倒有可能。但要快乐起来实在是难以办到。
看到一篇评论,提出此观点绝对不是出于什么“人性教育”,而是一种变相的抄作。他周洪一个作家,断然不会真的想培养出一个平庸的女儿,并以此感到快乐的。目的是什么,动机是什么。作者知道,其实很多人都知道。
有人说,平庸的生活状态不会快乐,但平庸的心态才是快乐的。对此我不敢苟同。什么是心态?我理解,心态是生活状态反映于人之心理的一种感受,两者是紧密相联的互动关系,不可能截然分开。试想,一个处于因贫困为生计所愁的人,一个经常遭受失败的人,一个办事处处碰壁的人,一个别人冷眼相看瞧不起的人,他们的生活状态,何来快乐的心态?即便牵强于快乐,自诩于快乐,最多也只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精神作用罢了。
许有人会这样问?那在平庸的生活状态下,人们为什么还有快乐的心态呢?我说,这种快乐心态决不是平庸本身带来的,而是在平庸的生活状态中一些不平庸之事引起的。比如,对于一个想富仍穷、有时连吃穿都成问题的人,我们姑且称之处于“平庸”状态。对于这种平庸的生活状态的人不会感到快乐。忽然有一天,由于自己的劳动或意外地得到了一小笔钱,这件事可能导致他产生快乐的心态,而这种快乐是他得到钱这一“不平庸”或叫“成功”的事带来的,而并非是平庸的生活状态带来的。再比如,你可能因为自己下岗而失去工作这一状态(假如是平庸状态)感到不快乐,但因一篇作品刊登于报刊,你的劳动得到了编辑的肯定,你可能会为此而感到快乐,而这一快乐也决不是无工作这种大状态而引起的。而且在你平庸的生活状态下,或许有更多的类似于得到一笔钱、刊登了一篇文章类的快乐事,但这些不能成为“我平庸,我快乐”论点的论据。
我感到,快乐与成功密切相关。平庸一定不快乐,优秀不一定快乐,居于平庸状态带不来快乐的心态,追求成功或者说摆脱平庸状态的努力,本身就是体味快乐的过程。
当然,不同的人对成功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成功标准。有的把成功当成高不可攀的东西,把功成名就当成功,把出人头地当成功,把前呼后拥当成功,这只是理解上的片面。什么是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就是成功。对一个人来讲,在某一个时期的某一件事上获得了预期结果,这就算是成功。不可否认,一个人在一个阶段是成功者,在另一个阶段则可能不是成功者;在这件事上是成功者,在另一件事情上可能就不是成功者;在这个人群中是成功者,在另一个人群则可能不是成功者;在某个职务层次上是成功者,在另外一个职务层次上则可能不是成功者。这也是一些人所说的,成功者不一定快乐的表现。
承认平庸就是快乐,本身就是不快乐的表现。“我平庸,我快乐”这一提法,成功者不会接受,平庸者也不可能真心赞同。阿Q的精神胜利法,其实只是外在的表面“胜利”,当他说那句“儿子打老子”时,内心的痛苦是很深的。说我平庸,我快乐,是平庸者在心理上的成功理念,正像喝醉了酒的人说我没喝醉,是一种在麻木状态下的自我心理防护。
退一万步想,即使确有人接受这一理论,在平庸中快乐起来,也只能作为个人的一种修炼,决不能像有些人说的或希望的那样传播开来。因为,这与社会主流文化导向相悖,与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潮流相悖,与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主旨相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