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卫灵公篇第十五》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华杉详解
“陈”,陈列,就是列阵,军阵,打仗,“俎”和“豆”,都是祭祀用的的礼器。卫灵公问孔子打仗的事。孔子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我学过。军事方面的事,我不懂啊!“不回答他。不知道这时候卫灵公是想对谁开战,问孔子。孔子一定是不赞成,所以不回答。因为在之前,孔子上一次来卫国,他曾经鼓动卫灵公伐蒲,卫灵公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但并没有行动。可见孔子并不是不愿意谈军事,他是看战争的正义性。
“明日遂行”,第二天,孔子就带着弟子们离开卫国了。孔子和卫灵公,总是有缘无分。第一次来卫国,灵工给孔子六万石俸禄,但不给具体工作安排,孔子走了。第二次孔子回来,卫灵公大喜,出城郊迎,那是相当大的礼数。但是卫灵公年纪也大了,怠于政事,只想跟孔子聊天,还是不用他干事,孔子又走了。这是第三次孔子入卫,卫灵公问孔子军事问题,孔子很郁闷,灵公始终看不到他的价值,就像位叶公,请了孔子去,但既不接受孔子的思想,也不懂得孔子的价值,留下叶公好龙的成语。
在《史记·孔子世家》里,还记载了一件事,卫灵公问陈的第二天,又找孔子聊。孔子么,继续侃侃而谈治国之道,这时候,天上有大雁飞过,灵公心不在焉,抬头看那飞雁,孔子一看,哎呀!跟他说多少都是白说!彻底死心,走了。
当年夏天,灵公就去世了。两人再无交集。
孔子离开卫国,在陈、蔡、叶几个小国之间辗转,之后接到楚昭王邀请,请孔子入楚,这时候陈、蔡两国大夫们商量,孔子入楚,楚国一定强盛,对我们不利,于是派人把孔子围困起来,不让他走,要把他困死。
这就是这些权臣的思维,既然孔子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能强盛,为什么不请他到我们这儿来呢?因为他来了,对我们国家有利,对我们自己的权利则恐怕就不利,所以一定要排斥它,坚决不能让国君用他。孔子颠沛流离,一直得不到重用,原因就在这。楚昭王想用他,也是被贵族们阻止了。最早齐景公想用他,是晏婴坚决反对阻止的。
老板想用这个人,不容易啊!未来优秀人才是高管团队的竞争对手,所以要让雇用比他强的人,需要每个人的胸怀,也需要公司的用人机制。我跟企业开会多了,经理人一发言,我就知道他的话,是在跟我讨论工作,还是在维护自己的权位。只有职业精神强、工作能力强、自信心强的人,才能一心讨论事儿该怎么干。一旦没自信,就处处把保护自己放前面。乔布斯恨史考利,说他们之间的分歧根本不是什么意见分歧,乔布斯想的是苹果公司怎么办,而史考利的思考标准是自己的权位怎么办,就是这个道理。
孔子和弟子们被围困起来,出不去,又没有补给,断粮了。弟子们都饿得站不起来,有点红军长征过草地的味道。这时候孔子干什么呢?继续每日带着弟子们讲习礼仪,炫歌不绝,饿着肚子嘛,小声点唱,也要唱!
子路接受不了了,我们怎么会落到这种地步呢!他对老天爷有气,恐怕对老师也有气,他就去找老师了:君子亦有穷乎?”君子也有这么穷困的时候吗?
孔子回答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固然也有穷困的时候,但君子穷困的时候,还是君子。小人穷困,就乱来了。所谓狗急跳墙,他什么都可以干。君子再急,不该干的她还是不干,该干的他继续干。
子贡也受不了,不给老师好脸色,我们跟了您,困这儿,您拿出点办法来,给个指示啊!我还天天带我们背书唱歌哪!孔子问子贡:“子贡啊,你以为我学得多、懂得多、本事多吗?子贡说:“是啊,不是吗?”孔子说:“不是,我就是一条道,一以贯之。”
“一以贯之”的说法,说服不了大家,一以贯之地饿肚子吗?孔子之道大家都有气,挨个找几个主要弟子单独谈话。
先把子路叫进来:“子路啊,你说说,我们怎么会落到这步田地呢?”子路心想,老师平时不是教导我们,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吗?啥事都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于是孔子回答:“是这样吗?如果仁义达到了就能得到信任,伯夷叔齐怎么会饿死收阳山呢?如果智慧够了它的学说就能得到施行,王子比干怎么会被纣王残杀呢?”
再把子贡叫进来:“子贡啊,你说说,我们怎么会落到这步田地呢?”子贡说:“老师的学说极其宏达,但是标准太高了,以至于没有国家能容得下您。老师能不能降低一点标准,接点地气,让您的思想能落地呢?孔子说:“子宫啊!我们做学问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改变世界,不是为了迎合世界。你不修明自己的学说,继续精益求精,却想去迎合世人,你的志向太不远大了!”
下一个,颜回。“颜回啊,你说说,我们怎么会落到这步田地呢?”颜回说:“夫子之道恢弘巨大,天下不能容。而天下不能容下老师,不仅不会让老师道减色,而是更显出老师的君子本色!老师的学问还不够修明,是我们的耻辱,是我们学习进步努力不够!老师之道如果已经修明而不为所用,那是当权者的耻辱。”颜回一席话,把孔子说考辛了,笑着说:“颜回啊!以后你如果发了财,我给你当管家!”
这三段对话啊,深刻到骨子里,要反复琢磨,切己体察。
先说子路那一段,这是讲“接受”。要能接受失败。子路为什么愤懑啊,因为他不接受。老师问他,他的回答,并不是自己的真正思考,而是根据之前向老师学习的内容,认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是“正确答案”。子路在《论语》中出现次数很多,是跟老师走得最近的几个弟子之一,但他真的没学到老师的思想。没学到,是因为没有切己体察,事上琢磨,知行合一。
子贡呢,他世俗事务本事最大,擅长权变,他就要老师行权变,把标准降低一点嘛,先做起来。但这个,适合子贡,不适合孔子,因为把标准降低一点嘛,先做起来。但这个,适合子贡,不适合孔子,因为孔子是圣人,是巅峰,当你要做巅峰,代表最高标准,你就是巍巍昆仑,不动如山,绝对不去迎合屈就。不用就算了,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一辈子没机会,还可以著书立说,传之后世。所以孔子说子贡志向太小了,他远远没达到老师的境界。虽然他后来做大官,发大财,但他也明白自己和老师的差距。
颜回呢,颜回是真正的首席弟子。可惜呀!可惜呀!颜回死得太早了,我们无法想象,如果他能长寿,继承孔子的事业,会开创出什么样的新天地。因饿陈国的后话,是孔子派子贡出使楚国,楚昭王派兵解了孔子之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