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明一点:颜色混合是基于颜色模式的,正片叠底是基于CMYK模式的;滤色是基于RGB模式的。
正片叠底
正片叠底是基于CMYK模式的,CMYK分别代表青(Cyan)、洋红(Magenta)、黄(Yellow)、黑(Black),在印刷中代表四种颜色的油墨,也就是说除了这几种原色以外,其它的颜色都是用这四种颜色搭配而成的,这也是俗称的“颜色的三原色”。
CMY三种颜料混合得越多,就会发现越深越黑,所以我们常说这是一种减色模式,我们可以用Ps实现一下:
- 新建一白底的相片。
- 按住shift 再用椭圆工具拖出一正圆。
- 在调色板中修改填充颜色为青色(c 100% m 0 y 0 k 0)。 青色.jpg
- 向右复制椭圆并修改颜色为洋红(c 0 m 100% y 0 k 0)。
- 再向下复制椭圆并修改颜色为黄色(c 0 m 0 y 100% k 0)。 三个圆.jpg
-
修改这三个椭圆图层的混合模式为正片叠底。
更改混合模式.jpg
过程和结果很清楚了吧,正片叠底就是用来模拟颜料的混合效果的,他本质上是一种印染业的颜色混合算法。如果在实际Ps作图中,我们希望能灵活使用他,那么可对他的特性运行一些总结:
- 混合的颜色越多,他的结果会越暗。或者记为:总是变暗的。
- 任何颜色跟黑色运行混合,结果均为黑色。就好比往黑色颜料里加什么颜色都是黑色一样。
- 任何颜色与白色混合,结果不变,仍为原来的颜色。也可用来滤掉白色。
- 原色两两混合,得到光的三原色RGB。
这里原理也稍微解释一下:
颜料之所以表现为某种颜色,是因为光线照在该物体上,物体的反光。
举个最轻易的例子,一个黑得看不见五指的房间,里面本来有很多五颜六色的物体,那你看到的物体会是什么颜色?显然全部是黑色的,因为没有任何光线进入你的眼睛,对你的视网膜产生刺激。
一白色的物体,如果有白光照在上面,将会反射所有的光,则看到的是白色,如果一蓝色的物体,打上白光,看到的就是蓝色,因为只有蓝色光被反射出来,其它光都被吸引了。
如果一束红光照在绿色的物体上,会反射什么光?因为绿色物体只反射绿光,会吸引所有红色光,所以是黑色的。
滤色
滤色是基于RGB模式的,他模拟的是光的混合。光的颜色是光身的颜色,而不是颜料的反光。因为自然界中所有的颜色都可以用红、绿、蓝(RGB)这三种颜色波长的不同强度组合而得到。
当越多的不同光的波长加到一起的时,得到的将会是更加明亮的颜色,相对于正片叠底,称这三种基色为添加色,类似于正片叠底我们可以用Ps实现一下,修改一下上图的背景为黑色,混合模式改为“滤色”:
滤色.jpg
可以看到,当光越来越多时,不管什么光,总是会让人感到更亮,就好比一房子里,有日光灯,你还加上手机照在一地方,这个地方总是会比别处更亮一些。
- 混合的颜色越多,他的结果会越亮。或者记为:总是变亮的。
- 任何颜色跟白色运行混合,结果均为白色。就好比在激光里再加一点光一样。
- 任何颜色与黑色混合,结果不变,仍为原来的颜色。也可用来滤掉黑色。
- 原色两两混合,得到色的三原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