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183732/9f42ac66f8a0f144.png)
散步途中遇一女孩,穿牛仔裤,老伴冲我使眼色,又朝女孩腿部呶嘴,但见其裤子开了毛边大洞,左腿的整个膝盖都露在外面。
这种牛仔“款式”的流行,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便笑老伴大惊小怪。老伴说她知道那是流行款,但却无法理解为什么流行。“哪点好看嘛?”她说。
是啊,把新裤子弄出窟窿眼,看不出好看在哪里。假如是展示膝盖,那膝盖也没有什么惊人之处。
当然,能流行的,不一定就好看。
上世纪流行军装,军帽,军用挎包和武装带,那时因为领袖提倡不爱红妆爱武装。
改革开放之前,全民黑灰,看不到任何色彩,据说那是劳动人民的本色。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当了记者,接触最多的是领导。一段时间,主要领导穿了黑呢子大衣,用不了几天,各部委局头头统统穿上了黑呢子,会议室里黑压压一片。到乡镇流动办公,田间地头,也是黑压压的一片。有趣的是,所有的人都把大衣披着,不时将往下滑的大衣向上抖。一段时间,开会时,一把手面前出现了太空杯,没过几天,与会人员面前统统摆了个太空杯。一九八四年春节之前,全县找不到一个干部穿西服,县委书记发表新年电视讲话,穿上了,没过几天,各机关单位到处都是西服。上述流行跟风,同样不是为了好看。
除了衣着,还流行话语。一段时间,上面号召调整农业结构,从县到乡到村,都在喊调整结构。一段时间说更新观念,从县到乡到村,都把观念二字挂在嘴上。一段时间——不赘述了,总之会有一个名词成为新的流行话语。
终于有一天,社会的需求趋于多元,市场经济需要五花八门,科技创新更需要天马行空,流行的东东变得五花八门起来。年轻人都喜欢穿独一无二的衣服,最怕与人“撞衫”。事实上,我与老伴散步一个多小时,膝盖上开洞的牛仔仅仅看到一例。
也就是说,流行在让位于个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