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可以说是陪伴了一整个童年,在小学的时候,有关于西游记的影片有很多,也衍生出了许多动画片。在我年级小的时候不太理解《西游记》这个作品里边包含了什么,也不懂作者想通过这个作品来表达一些什么深刻的人生含义。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慢慢的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与对文学作品或者影视作品都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认知,在前段时间,我又重新拿起《西游记》这本书来阅读,发现书本里有很多地方都有着人生哲理。
第一,这本书为什么会叫做《西游记》呢?刚开始我也是没有想到要去思考这个问题,但是呢,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也在网上查询了很多资料,也在其他的相关书籍里翻阅,也去询问过老师,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因为东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它是和春天万物复苏联系在一起的,代表了欲望、个人私欲。而西边则代表秋天、日落、万物凋零、丰收作物,代表了人无欲无求的一种人生思想。”一个标题就饱含深意,这对于我来说也得到了一些启示,在人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去追求自己的目标,但是也不要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失去自己,要自己在心里将欲望和现实的天枰持平。
第二,《西游记》的故事主人公有唐僧、孙悟空、沙悟净、猪八戒四人,而我最喜欢的是孙悟空,同时也是孙悟空给我的人生启迪最多,很多时候在看到有关于孙悟空降妖除魔的时候在心里真的是充满了崇拜。
悟空,他出世不久,在花果山就不想“受老天之气”,他要“独自为王”,“享乐天真”。从表面上看来,他“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自由自在,”但他又想到暗中还有个“阎王老子管着”,就觉得浑身不自在,“忽然烦恼,堕下泪来。”于是悟空就仿师学道,学得本领之后,打到阴司,将生死簿上的猴属名字都划掉,向阎王殿下宣告,今番不伏你管了。猴哥这种不受任何管束、追求自由以及敢作敢为的人生态度使我发自内心的佩服,同时也得到了一些人生启示,在我们的人生中,我们想要做的事我们就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只要这些事情不伤害他人的利益,我们就随心去做,去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以及我们还要有自己的个性,不要随波逐流,要做一个有目标有个性的人。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悟空有一处是大闹天宫,原由是“玉帝轻贤”,第一次请他上天,只安排他做一个未入流的“弼马温”自身有无穷的本事,奈何只能做一个养马人,在这件事情上已经伤害到了悟空的自尊心。而在玉帝请他第二次上天的时候,也只是给他一个齐天大圣的一个空头衔,这是“有官无禄”,也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尊重,于是他就“先偷桃,后偷酒,搅乱了蟠桃大会,又窃了老君仙丹”反出天门,在这之后悟空就被压在了五指山下,整整压了五百年,在这五百年之后,又要追随唐僧去取经,吃尽了苦头。这段情节给我的启示便是:纵使自身有很大的能力、才华和本事在面对他人的贬低和蔑视的时候也不要做太出格的反击,要适度有力的做出相应的措施,从而解决问题。
第三,孙悟空在西天取经的过程中,他翻山越岭,禽魔捉怪,吃尽了千辛万苦,排除种种困难,也不考虑个人私欲,一心以事业为重,即使在被人误解,遭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被赶走时,还是“心逐取经僧”,猴哥这种大智大勇的英雄精神,与其为了现实理想而奋斗到底和强烈的个性精神相结合,呈现出了独特的光彩。猴哥的这些精神让我想到了我们的共产主义精神,我们这些共产主义的接班人需要的正是这些大无畏的精神,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防在个人利益的前面,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最后,通过对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的了解,使我学习到要很多,最突出的就是一个人要保持自我,要充分的给予自身的尊重和肯定,以及对现实理想的追求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奋斗。
廖月凤
汉本1503
150131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