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美国作家托马斯.哈里斯的代表作——《沉默的羔羊》。相信很多读者乍一听这个名字,都会觉得有些耳熟,因为有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早就已经登上了各大排行榜,作为夺得奥斯卡的惊悚犯罪剧情片,它的精彩程度自不必赘述,即便你只闻其名,都可能对里面这样的一个人物的事了若指掌,他不仅仅是作者系列作品中的亮点,无数影视作品也在尝试从不同角度去塑造他的人物形象,他可以是彬彬有礼的绅士,也可以是残忍冷酷的凶手,犯罪于他而言不是一场杀戮,是一次完美的表演,一场精心准备的行为艺术,他就是托马斯哈里斯笔下的食人杀手汉尼拔。
《沉默的羔羊》讲述了女主人公克拉丽丝从上司那里接受了一个任务:跟食人杀手汉尼拔的合作,寻找缉拿变态杀手野牛比尔。在这个过程中,她不得不和汉尼拔,一个绝对高智商的精神病医生沟通,她的内心得到了成长。汉尼拔在《沉默的羔羊》一书中依然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剧情推动的关键人物,托马斯以他为衬托塑造了这本书真正的主角克拉丽丝,她有着坚韧的毅力,非凡的勇气和善良的心灵,她的独立果决是她的魅力所在。所以也有人说这部小说里隐藏了女性主义,正如书名一样,无论克拉丽丝也好,汉尼拔也罢,他们实际上都是这个社会的受害者。
智 慧 女 神
隐藏在惊悚悬疑的外壳下,是作者对这个社会激辩的反思,每个人都将面对切实的恐惧,他人的歧视,天灾人祸,无法反抗的束缚,无法横越的阶级等等。但总有人在以自己的方式去做微小的抗争,就像小说里的克拉丽丝和汉尼拔,看似是硬币截然不同的两面,一个女警,一个犯人,但他们在本质上却分外近似。一部惊悚片是如何成就不朽的经典呢,答案仍旧要直指人心深处,剧中人所害怕的,是不是也是你所惊惧的。
克拉丽丝第1次去牢房,见到汉尼拔时候的情景,汉尼拔宛如一个艺术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他那瞬间洞悉人心的特异功能也再次展现,两个有教养的人相互问好,寥寥几个动作,就展现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可见作者与他们是多么的熟悉:汉尼拔掌控一切的沉着冷静有着压倒性的气场,可是克拉丽丝不同于常人,她隐忍,坚强,这也是汉尼拔对待她有别于之前的那些同事。要知道之前的那些同事,有的人就被汉尼拔划破肚皮,更有甚者连肝脏都没有保住,之所以轮到一个初出茅庐的女实习生莱和汉尼拔面对面,不是因为什么能力卓越,理由就是那么简单,人手被汉尼拔弄的实在不足了,克拉丽丝这时带着任务前来,内心是初出茅庐的惶恐和忐忑,但是她的克制让她思路清晰,她展现出的智慧都让汉尼拔默默的被她吸引。
但其实更深层的原因是两人之间的共同点实在是太多,汉尼拔一个连环杀人案的凶手,他被社会所摒弃,没有人会懂得他为什么要吃人,而克拉丽丝作为一个女人,被警界所排斥,虽然克拉丽丝是因为任务才来到这里,但她内心是雀跃的,因为有这样的一个机会,让她得以接触到重要的罪犯,上司给她以信任,她看到了自己前途的曙光。不得不说汉尼拔对她最初的判断非常的准确,她是有野心的,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机会,但是汉尼拔不会单为案件而协助克拉丽丝,更是因为他对这个勇敢的女孩产生了兴趣,作为精神专家的职业习惯迫使他想要去了解她,去洞察一切,从而能够得出一个结论。
汉尼拔指点着克拉丽丝找到了他曾经的一位病人,也是他曾经的受害人,一个有着异装癖的男人,聪明的克拉丽丝迅速的完成了任务。在面对藏尸现场的时候,她表现出的镇定,更加印证了作者对他前期性格的塑造,她内心的勇敢远远超过她所表现出来的。在后面会面里,汉尼拔反而表现出了一丝丝急不可待,迫切的想要快速了解克拉丽丝的过去,汉尼拔追问克拉丽丝发现藏尸现场的始末,并且对她的心理反应表现出了特别的兴趣,她总能抢先一步知道对方想说什么做什么。可见对于克拉丽丝,他表现出了足够的耐心的。
汉尼拔性格的双重性再次体现,一方面他是冷酷无情的杀手,难以琢磨,甚至嗜血入命,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浪漫多情的人,他和克拉丽丝之间的暧昧情愫,更值得我们玩味。这就不由得让人想起心理学上人的行为总会有一个合理的动机,甚至是本人也意识不到,在哲学层面上,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都会有好坏两面,不论是汉尼拔也好,还是连环杀手野牛比尔也好,都是这样。汉尼拔引导克拉丽丝寻找凶手动机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让她寻找自我,探寻过去的过程。只不过,这也是汉尼拔满足自己的目的。要知道,这位精神专家最感兴趣的就是细致入微的剖析他人心理,津津有味的鉴赏别人的痛苦,以及细致入微汲取他人的隐私。所以克拉丽丝第1次出现的时候,他一眼就看出了她无波无澜的外表之下,那份隐藏的焦虑不安。她到底在害怕什么?又在缄默什么呢?只有当人正视自己的过去,对自己的过去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之后,才会得到成长。这也是作者的意图。接下来当案情有了新的发展,史达林又会有怎样的心态?
当克拉丽丝得知,议员的女儿凯瑟琳被野牛比尔绑架,即将成为下一个被害对象,克拉丽丝心中的善良和正义不允许自己不为这样一个单纯无辜的受害者而努力,她急切的渴望寻求答案,去拯救可怜的凯瑟琳,当她来到监狱的时候,她几乎不能掩饰自己的慌乱,甚至擅自主张提出承诺,换取汉尼拔的信任,至此,克拉丽丝内心的英雄主义暴露无疑。没错,她是一个有野心的女孩,但是她更想做一个拯救者,现在我们离探寻她的内心更进了一步,是什么让这样一个柔弱的女孩,有着这么强烈的去保护别人的欲望,仅仅是出于正义感吗?
克 拉 丽 丝克拉丽丝内心深处,把每一个受害者当作被自己等待给自己解救的羔羊,接受任务的时候带着满满的使命感,甚至可以说,这一次任务也是克拉丽丝的一场自我救赎,克拉丽丝在学校成绩优秀,训练的时候认真刻苦,但是汉尼拔看到了她不为人知的一面,她的隐忍背后,隐藏的是一种长久以来的莫名恐惧,都说人的性格形成和原生家庭有着莫大的关系,那就让我们一起跟着汉尼拔的思路,一起来探寻克拉丽丝缄默的过往。
原来克拉丽丝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从此过上了寄人篱下,漂泊不定的生活,在她居住的农场里,有一群待宰的羔羊,看着他们可怜的样子,善良仁慈的克拉丽丝,决定尽自己所能去拯救他们,结果当她抱起一只羊羔准备逃跑的时候被主人发现,最后自己也被送进了孤儿院,凄惨的童年经历形成了克拉丽丝这样好强的性格,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证明自己的方式。可是无论她怎样努力,她心里总能听见所谓羊羔的叫喊声,羊羔在宗教里代表这弱者,也就是说在克拉丽丝心底的声音,这不仅仅是她童年的印记,更是弱者呼救。
托马斯在书里真正想展现的也因为克拉丽丝过往的浮现而明朗,克拉丽丝在作者的笔下无疑是智慧和正义的化身,托马斯试图通过克拉丽丝的行为体现出人的心底,可能已经被封存的救赎的意识,希望那些那些被困扰的人们,能够敢于面对残酷的现实,不再继续沉默,积极应对,获得内心的解脱。随着克拉丽丝对自己认知的提升,案情也得到了发展,最终凯瑟琳得救的时候,她的内心也终归于平静,她战胜了恐惧,完成了自我救赎,甚至她也用自己的方式,解救了汉尼拔。汉尼拔正是因为曾经的不公正待遇,感受到这个社会的无比黑暗才放弃希望,去吃人的,而他从不伤害一个好人,汉尼拔是寂寞的,他希望有人懂他,理解他。克拉丽丝的出现是他的一个转折。
那么我们呢?很多时候,人们在生活里习惯性的选择逃避,逃避自己的内心,虽然能够暂时得到平静,但是,长此以往,直面内心的过程也许是痛苦的,但是当你度过了那个时期,就会听见自己内心真正的声音,顺从他,并为之努力,那么你找到生活真正的方向,也就不远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