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621770/fe3f6f441f7d730f.jpg)
弹幕:大量以字幕弹(tán)出形式显示的评论同时在屏幕上飘过的现象被称为弹幕(来自百度百科)。
这东西对我来说非常陌生。我直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在输入法的提醒下才知道应该读danmu,而我之前一直称呼它为tanmu。
昨天看一个很喜欢的节目:《梦想改造家》,我突发奇想,决定开着弹幕,然后就接受了一场精神的洗礼。我头一次发现,人和人之间的差距真的好大,大家只是外表像同一个物种,其实真的不是。
以下是吐槽部分,可以跳过不看。
房屋装修阶段,一般弹出来的都是对装修费用的猜测,这个比较正常,但是经常就飘过“我偷偷告诉你,我装修了120平花了20W”,这种话完全不知道打字的人想表达什么意思,是想说你装修便宜了?贵了?还是觉得自己赚了?你地名都不说一下,我们连了解你们家物价水平这点收获都得不到。你唯一带给我的,就是你打的字,挡着我看节目了……
到了验房的时候,更是群魔乱舞。
因为验房时女婿没怎么说话,于是满屏都是“入赘,不说话,没地位”、“入赘,不说话,有自知之明”之类的,接着就有人弹幕说“老子就是入赘的,特别有钱”,还有好几个人说“我就是这家女婿”……立邦精心准备的广告大片,被一大群真假赘婿生生的搞成了家庭伦理节目。
还有就是非常多的人担心“这么多灯,电费一定很高…”。设计师用神奇的手段将危楼一般的房子改造成豪华别墅,这么多可惊叹的地方你都没关注,你居然只关心电费,我深深感觉到了中国网民生存的艰难,兄弟,你的电脑也挺费电的,关了吧。
吐槽完毕,居然还有些感想。
一、你无法理解很多人,同样无法说服很多人
弹幕让我明白,顺畅沟通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大家的成长经历不同,所以个人内部的操作系统就不一样,同一个事,我看到了设计师的技巧,他看了家庭内部的层级关系。严格说起来,这两者也并没有高下对错之分,最多是人家“视角犀利”罢了。
所以工作、生活中遇到一个能聊得来的人,要珍惜。碰到了那种不论怎么说也没给你想要的回应的人,你怎么讲道理也说服不了的人,这很正常。
二、我越发相信,互联网以后是社群经济的时代
对于这种无法理解也无法说服的人,我能想到的就是把自己和他们隔开,大家最好不相见,不然又是彼此伤害。工作中我们无法完全做到,但是在网上就比较轻松了。
很多人觉得互联网时代是更开放的时代,其实不是。我们的世界在物理上更开放,但精神上更加封闭,我们舍弃了无法沟通的亲人,转而去交往和自己有着公共爱好、想法的人,他可能是中国人,或者美国人,甚至可能都不是人(不开玩笑,你了解一下图灵测试的概念就知道了)。
人们会建立互联网上的国度,用内容作为国界对人群进行筛选。哔哩哔哩就是典型代表,想要成为会员,不单单是手机号+验证码,你还要回答很多二次元题目,靠着万能的百度我才成功,但成为会员后我并没有得到更多的乐趣,因为网站中绝大部分内容是针对真的知道答案的那群人的,他们才是国民,我只是游客。
经历过弹幕的洗礼后,我居然想通了一个道理,还坚定了一个想法,这也算是塞翁失马了。
推荐你也尝试一下弹幕版的《梦想改造家》,忠告如下:电脑是自己的,砸之前要想清楚。
版权声明:随便转,别客气
图片来自:南方都市报
作者:张东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