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润灵魂

作者: 军范律政 | 来源:发表于2022-08-04 08:50 被阅读0次

    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

    不要为外物心动。

    历史只留下文化,别的什么也没有。

    老子退休后,骑着大青牛走到关口时,遇到守关的吏尹喜。

    尹喜说,你这么有智慧,就写点东西,算是给我传道吧。

    老子说,给我三天时间。

    这三天里,老子一气呵成,写了五千多字。

    有的说,现在打字,那些网文触手怪一天有的可以写一两万字,老子三天才写五千字,怎么写这么慢啊。

    但就是这区区五千字,却包含了天地万物,甚至辩证法的智慧,让后来的全世界的大师、专家都为之赞叹,作为钻研对象。

    为什么呢?

    古时候,因为没有纸笔,都是在竹简上刻字,所以一个字就是一段意思,甚至是一个思想。

    老子短短五千字,内容可以说包罗万象。后人有的从哲学角度来解读,有的从修道角度来解度,还有其它不同的理解和切入点。

    可以说,老子的道德经就像一个深扎地层的树根,上面无限伸枝发芽,几千年来屹立不倒,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欢喜痛点。

    老子的思想一直在发展、传承,与时俱进,成为智慧的源泉。

    我很喜欢从《道德经》里来修道,悟道,参透老子的智慧,给自己的生活、生命来获得正确的方向与目标。

    我把自己不大的宿舍,虽然有点阴湿、狭小,但这里却是我聆听不同古人圣贤的道场,名之曰悟道坊。

    悟道坊是一个品味文化的小场所,乐趣无穷,常有满足欢喜之感。

    时光荏苒,不同时代,只留下不同的文化。

    先秦的《诗经》,春秋战国的《楚辞》、《离骚》,再就是孔子、孟子、庄子的圣贤作品,唐诗,宋词,元曲,明的小说等,这些都是上下五千年流传下来的智慧结晶。

    除了这些文化层面的,有的会说,《史记》中的帝王将相的轶事不也留传下来了?

    但是大家不要忽视,这些深宫大院,豪门旺族,富贾高官之事,司马迁用文字把它们给整理记载下来,成为史料。

    因为,这些人和事很具有代表性,有历史意义,在时间的作用下,便成了文化,供后人鉴赏借鉴。

    说到底,还是文字为载体,把这些文化承载流传了下来。

    我们时常讲起这些文化,来给我们警示和信心,但又有哪一位富豪,哪一位有钱人,哪一位官高位显之人被后人记得?

    历史、时间只留下文化。看的,听的,品的,还有供人品咂的文字。

    最好的文化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吸取这些文化呢?

    古书。

    读古书,便可找到这些宝藏。

    这些宝藏里甚至有诺贝尔奖。

    屠呦呦就是看尽了诸多古书,在《本划纲目中》看到了几句话,得到了灵感,才有了更有价值的发现。

    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或者说一个让你的文章立即上档次的方法。

    那就是熟读史记,灵活运用史记中的故事来作为写作素材,来论证你的观点。

    很多名家,大师,来解释老庄、《金纲经》、甚至其它概念时,也经常用史记中的故事来佐证观点,解释智慧。

    如果用的好,一下子让人觉得你读了很多书,理解你的意思也更容易了。如果你要是应试,更是把文章提高了一个档次。

    当然,我们并不是为了炫耀,只是让自己的分享输出更加增色,有营养,也是更好地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一举多赢。

    文化、历史总给我们各种惊喜。

    早安,祝大家都能从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宝藏里得到自己的金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书润灵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cky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