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选自《增广贤文》,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俗语。
从字面意思看,是说一个人命中注定的事终究会发生,而命里没有的事情则不要强求,初看有些宿命论的感觉。由此可能会产生两种倾向,第一类人会觉得既然命里有的总会到来,不如就此躺平?既然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了,那么只需坐享其成即可。第二类人不会马上躺平,而是在自己求不得的时候,把这一切归结为是宿命。因为命运不公,时运不济,于是感叹一句“命里无时莫强求”。
那么所谓的命数本身又是什么?在感叹命运的时候,我们其实并不知道自己的命里究竟有什么和没有什么。就算真有命簿这种东西,恐怕我等凡人也无力窥得天机。(在此不展开各类算命先生的奇闻异事,只是从大概率上阐述绝大多数人其实从未清楚地知晓过自己的命数。)事实上,大多数人只有当生命抵达尽头时,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命运和最终的结局。
所以第一类人因为命中有时就躺平,最终很有可能一无所获,既然大家都不知道自己的命里拥有什么,那么荒废光阴便只能一无所获。因为未来的命数是由现在的每一个当下所决定的,所以“命里有时终须有”绝不是当下躺平与懒惰的借口。
另一方面,当人们因为求不得而感叹命运不公的时候,很可能只是在掩盖自己的无能和软弱。既然并不知道自己的命里会没有什么,那么为什么不拼尽全力去尝试呢?并不是命里真的没有,而是因为坚持很难,放弃却太容易。
所以这句话的第一层是懒惰躺平的借口,是对现实的逃避,是没有勇气看到那个软弱无能的自己。
然而,当一个人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便会来到第二层。“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是认命,是对命运的接纳。年轻气盛最听不得认命二字,总觉得自己有天大的本事,所以会有“我命有我不由天”的胆识,会欣赏“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
然而,经历了岁月的沉淀,当你回望自己的过往时,总能看到在某个时刻,纵然拼尽全力,但结果依然不尽如人意,当时由于种种限制,那份不尽如人意已是自己能做到的最好。因此,这份认命是看见自己能力的边界。之所以年轻气盛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恰恰是因为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不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里。孙悟空纵有万般神通,却终究逃不过如来佛的五指山,这便是一个人能力的边界。
那么如何获得自我的边界呢?这就需要通过生命中一次次的冲撞和挑战来获得。山本耀司说“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因此这份认命和接纳是对自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三层是看破放下,豁达通透。何为命里的“有”“无”,所谓的“有”不过是人们孜孜追求的名利罢了,所谓的“无”无非是失去这些身外之物。那么如何衡量这份“有”与“无”,得与失呢?显然,每个人在当下对“有”和“无”的判断是非常局限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有当生命抵达终点的时候,我们才能盖棺定论。所以如果能从更宏观的时间维度去看“有”“无”,便更容易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了。
此外,“有”和“无”也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得到的同时就意味着失去,失去的同时也意味着得到。命运是无数个选择的结果,因此得失实际是取决于观察者的视角。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得”与“失”。大多数时候,人们都只是按照世俗的标准去衡量得失。那么这份世俗的标准是否适用于每一个人?
所以如果能够超越这份世俗的标准,建立属于自己的对于得失的判断,那么便能真正达到庄子所说的“举世誉之不加劝,举世非知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超然物外,圆满自在,这便是第三重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