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名称字叫号的那些事
前日有友要求我给新生麟儿取个好名字。要求美好,可非我所长,勉强为之,也要查很多资料,什么家族长辈姓名,因中国人讲究小辈不能冒犯长辈名讳,还有辈份用字,不能越上也不能用下;还有会讲究五行有缺等。今天不知道西方星座知识东传,人们取名有无讲究忌讳的?
资料若查起来,也比较多,古籍名作,查找有无好意头的,或是有不良源头的,或是历史上重名的,或是易为方言所生别意的,……刚出来工作时,有一学生取名孙文,与中山先生同名,大气之外,也有人有别的想法。又有见到学生叫胡锦涛的,未必想附会。还有学生与所在学校校长同名的,常被听出他意。现代同名易生联想,如和古人同,古代作品中人名同,好名好意不用说,如用一些奸人恶名,会毁人一生。
取名之难,人人感觉不同。当年有一玩笑,老婆问孩子名取好没有,一个月要到了,孩子要办出生证。老公应没有。老婆又说比自己生孩子难吗。老公应当难比怀孩生孩子难。老婆不解。老公说怀孩子,怀上了有各种呵护,珍贵着,金贵着。生孩子,你不生,你敢留着,一天两天,还是八年十年?生孩子自然而然,顺应规律。这强说理吧。可取名事,真不易,否则精神文化比物质生活难,这也是一个证明吧。
取名,大概遇到几次,有朋友问,有学生问,还有同事问,……起了,有被用的。取名难在,说起不冲突,读起不拗口,想起不歪想,什么臆想花号的,绰号的,这就是其中大忌。越小的孩子越容易有心理阴影,面积多大,就难测。
人之姓名之外,古人多讲称字显尊重,是对上。而叫号或名的,往往是讲对平辈和小辈。名号字里有文化,也有心理什么的。经常有叫同学名,而学生联想多,往往让有的学生尴尬。也有时学生学古文而弄糊涂的。日常生活里,中国人喜欢拿绰号调侃人,其中就人之体形长相或是残疾而起的号,常给人不良的印象。比如赵拐子,钱小眼等,或是拿人性格等说笑,什么孙杠子,李愣头等之类。看看很多小说戏剧,就喜欢用此做笑料等。长而久之,会不会也成为文化传统?
近年来取名方式多,立法有规定。现实中更是丰富多样,也会状态多。比如用西式的,也有用字母的,什么周C,什么吴Z的;还有家庭因双独,双方家长可能六到八个姓,那姓都会战斗一场,名也不用说了。还有干脆都用双方,另起一姓。是时代发展,还是无奈?今天姓名单一,少有字号的,若再弄个字号什么的,那一家人不会发动一场战争?
读网上佛山人口登记,发现从众起名不是新鲜事。正如人们喜欢用网红用语一样,如什么诗与远方,什么新什么,时髦有了,可单调少了个性。“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那是农耕时代的伟大真理。今天智能时代,这可能是各领网红三五天的现象更多,拿什么能流芳百世?取名不含糊,称字叫号当用心。
平凡的名字干不平凡的事,高大上的名字可做平凡事,也许是一种平衡!
取名称字叫号的那些事 取名称字叫号的那些事 取名称字叫号的那些事 取名称字叫号的那些事 取名称字叫号的那些事 取名称字叫号的那些事 取名称字叫号的那些事 取名称字叫号的那些事 取名称字叫号的那些事 取名称字叫号的那些事 取名称字叫号的那些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