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明确子女不是家长的私有财物,而是上天给父母带来的最好的礼物。他们具有独立的人格,需要尊重。有了这个前提就能够平等的进行沟通。坦率地说,我对中国文化中一些强调长辈为大的思想持否定看法,这种倚老卖老的态度是两代人不能进行有效沟通的主要原因。
我一直很欣赏毛泽东主席以及美国国父妇富兰克林和杰斐逊对待年轻人的态度。毛主席在61年前对年轻人说过这样的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类似地,富兰克林和杰斐逊则一直强调要相信年轻人,相信未来。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度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是这方面的智慧是一致的。
最糟糕的教育莫过于用上一代人落伍的想法教育这一代人,让他们去领导下一代。
虽然子女和自己在基因上有传承关系,但是不要将自己这辈子没有实现的愿望转嫁给子女。特别是要求他们做到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在子女面前,榜样的力量远远大于说教。自己以什么态度对待事物,对待他人子女就会不知不觉的学习。很多人希望子女成龙成凤。其实家长应该不断精进,以此影响孩子。如果父母一味要求孩子自己的做法却相反。结果可想而知。事实上,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对缺乏教养的父母。因为他们的言行“培养”了熊孩子。
我非常赞同撒切夫人的一段话:
注意你的言行,因为它能决定你的言辞和行动。
注意你的言辞和行动,因为它能主导你的行为。
注意你的行为,因为它能改变你的习惯。
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能塑造你的性格。
注意你的性格,因为他能决定你的命运。
在撒切尔夫人这段话之前,我想再加上一句,“注意你的态度,因为它能影响你的想法”,这也是本书起名为《态度》的原因。以某种角度讲,孩子的命运,在父母向孩子发脾气,并且传递给他们坏习惯时,就已经决定了。
第三,同一件事对不同人来说,给予的建议常常是因人而异的,因此没有绝对好和不好的建议,只有适合和不适合的。
我的两个女儿生活的年代和环境略有差别,这导致她们在性格,生活态度和做事方法上存在差异。因此,对于同一个问题,我给她们的建议有时会截然相反,相信每一位读者也会根据自己的特殊情况,对我在书中的建议和观点进行适合自己的选取与筛选。
第四,沟通需要是双向的,很多时候倾听子女的想法比发表意见更重要。在一些问题上,孩子的想法不仅很合理,而且能够给长辈带来很多启发,我在和孩子们沟通的过程中,也在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想法。
吴军和子女沟通的四个心得 吴军和子女沟通的四个心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