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Benjamin Franklin》, 讲到Franklin 为了创办自己的新报纸,利用笔名Busy- Body作为笔名,写了一个系列的文章,打击竞争对手Keimer 的报纸,为报纸行业的竞争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作为美国人,是深知无论在商业,生活中,是充满竞争和挑战的。前阵子读史杰鹏老师的《户口本》,惊叹他对人的描述,生动,传神之外,对其中传递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以及面临生存,升学,发展时,每个人的态度和解决方式各有不同。而我们自己,其实无时不刻不是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从我们出生,读书,工作,其中要经历无数的选拔和测试,表面上看起来,是我们自己达到了条件或者未达到条件,但是实际上,隐藏在所有决定背后的,是那些我们知道的,或者不知道的竞争。作为当时人的我们,往往关注更多的是我们自己怎么样?忽略了我们竞争对手的情况,有很多时候,我们也无法知道竞争对手的情况。这个最为明显的是,我们面临升学,我们更多关注的是自己要努力准备,完全没有办法,也不知道竞争对手的情况,其实知道了也没有用,因为在考场上的策略,就是自己要做的更好,不能用任何方式,去影响竞争对手的发挥,我们能做的是,做更充分的准备。
到了我们工作以后,如果工作在公司里,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我们的产品,如何在竞争中获胜,比如某公司生产皮带清扫器,目前生产同类型产品有超过10家的公司,那么着十家公司,如何在划分现存的市场份额,就取决于这十家公司在战略,产品,销售,服务,价格上的表现。这些公司需要分析市场的需求,客户的偏好和痛点,然后开发出适合销售的产品。个别实力比较强,在市场上走得比较快的公司,就非常有可能面临,产品被抄袭或复制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应对之策,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被抄袭公司,选择与抄袭者打官司,维权成本会非常高,作为盈利性质的公司,有时从经济角度考虑,就不合算。但是,明明知道别人仿冒自己的产品,低价抢夺市场,也毫无办法,这是非常无奈的事情。
回到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竞争和挑战其实时刻存在。我们平常说,斗智斗勇,其实就是竞争的一种体现。竞争可能体现在语言上,心理上,行为上,如何让竞争对手感觉不到竞争,于无形中取得竞争胜利,是一门学问。人们经常陶醉于无意中竞争的胜利,但是对于毫无准备,就能取得竞争胜利的,必定是小概率事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我们及早意识到竞争的激烈性,了解到竞争对手的性格,对于我们取得竞争的胜利,往往异常重要。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关注点不同,自己马虎大意,以致于在竞争中落败。
如何充分准备,应对竞争,是一个很大的主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