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那些年那些事

那些年那些事

作者: 岁月如水静静流 | 来源:发表于2018-02-13 12:42 被阅读0次

                             

                                    故事一

          我同事屈老师有一次和我闲聊时,提到他上师范时的一位姓史的同学,说这位史同学除了音乐外,其他课学得很吃力,每次考试前,他每天都晚睡早起,早上四五点就起来到宿舍外面的路灯下读书,他一个人怕黑,有时就让我屈同事给他做伴儿。师范毕业后史同学被分到了我们县属第六中学(高中)。这在当时就算是分配得很不错的了,因为他的大多同学当时都被分进了小学,少一部分人进了初中,而当初学习较差的史同学却被分到了高中。但更令人吃惊的事是,三年后,史同学却放弃了现成的铁饭碗,离开了高中教学岗位。因为,他考上了西安音乐学院。原来,他三年来一直坚持一边工作,一边自学音乐知识,从未放弃音乐梦想。考上了西安音乐学院后就依然辞去了高中教学工作,专心投入到音乐学习之中。

            转眼间,三十年过去了  ,听我的屈同事说,他的史同学现在已是云南某大学的音乐教授了。我的屈同事去年暑假去云南旅游时,受到了史同学的热情款待,回来后,每提起史同学就感慨万千,佩服不已。

                                    故事二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们陕西省长安师范办了几届"小教师训班",招收的学生几乎都是当年高考与高中专相差几分的学生,这些人大多是高考补习好几年的学生,十几年的高考奋战,总算捧到了一个所谓的铁饭碗。因此,有了工作保障的两年师范生活,何不放松放松,潇洒潇洒。这也许是包括我在内的当年我们两个师训班百十来学生的普遍心态。这种心理在行动上的表现就是:迟到,早退,上课打老师的杂,谈恋爱,每晚十一二点,不睡觉,在宿舍里瞎折腾。现在看来很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这些人反把那两三个认真学习的同学视为异类。

            在这几位同学中有一位姓答的同学,是我们今天这个故事的主人公。答同学其貌不扬,家在长安区东片地理环境最差的砲里原上,据说他有一个当时正在读研的哥哥。答同学不知是受哥哥的影响,还是个人心中本来就有更大的梦想,他是我们班学习最专心的一个,课堂上的认真自不必说,课间其他同学热情奔放时,教室里那个不起眼的座位上总有他默记英语单词的身影。两年后我们毕业时,他已拿到了自考大专英语的毕业证。从教工作四年后,我区公安系统招人,他和我们班班长都被招为正式公安干警。一晃近三十年过去了,而今这两位同学现在一个是我们区治安大队副大队长,一个是我们区所在地派出所所长。

                                  故事三

            再说说自己的事,我1984年初中毕业那年,我们杨庄乡招商引资办的少陵服装厂的招工正在火热地进行中,这在八十年代可是我们当地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据说进了服装厂就成了正式工。因此许多家庭都千方百计托人情找关系把子弟安排进去,由于招工‘’供不应求‘’,因此要求很严格,有体检,也有文化课考核,初中毕业那年暑假,我也在父亲的劝说下报了名。9月1日,开学了,招工录取的结果还没下来,我就和其他大多数同学一起上了高中,成了长安六中八七级四班的一名。初三那年我"误入歧途",没认真地学习,错失考上初中专实现鲤鱼跳龙门的机会。令家长很失望,也让自己后悔莫及。升入高中后,我便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为自己奋斗一个好的前程。因此自从进入高中第一天,我就进入了追梦的奔跑状态。

          大概在我开学上了两个周左右的一天下午,我父亲和三舅一起来学校接我回家,说少陵服装厂已正式通知录用我,说这书咱不念了,回去直接当工人吧,退一步说,你考学还不是为了以后有份稳定的工作吧。我深知,当时父亲也是为了我和家庭的未来着想,但在那个需要慎重选择的人生十字路口,我内心有一个更坚定的声音在激荡:我不愿意放弃学习,我要继续念书,不管以后如何,但我不愿意就这么接受人生的定局。好在长辈在晓以利害后,遵从了我的选择,后来没过几年,少陵服装厂由于经营不善就解散了,后来我一直庆幸自己当年遵从内心的选择,试想一下,如自己这般个小力薄、头脑又不灵活的傻小子能在我们农村干些什么。

          我时常在想,自己就像一只小小的蜗牛一步一步地朝着自己梦想的金字塔顶执着前行、前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年那些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cyj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