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读书”,找了一些相关主题的文章来学习,在这里做个记录,有方法论,也有自己的一些感想。当读书遇到困惑时,再回来看看。
怎么安排时间读书?
- 远离无线网
甚至远离一切电子产品。联网的电子产品制造时间黑洞,你很清楚拿起手机看信息的一瞬间,接下来很可能会刷一个小时。
- 固定读书时间
晚上临睡前和早上上班前,施毒术的整块时间,另外随身带书,解决碎片时间的利用问题。可以是小型纸质书,便携的Kindle。
- 习惯用任何设备读书。
我一直只爱纸书的习惯,后来发现行不通。目前纸质、kindle、PC、手机kindle多管齐下。不同的场景使用不同的设备,见缝插针看看书。特别推荐用笔记本Kindle客户端读书,大屏显示,鼠标迅速定位,方便翻看书籍目录和划线笔记,非常高效。
读书到底要快还是慢
有趣的是,很多人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大相径庭,各有各的道理。
我认为:大量图书的速读,配合少量经典的慢读。
速读解渴,带着困惑去读书,解释心中的问题,立刻能应用到工作生活里去,目标感很强。当然,大家也读小说、散文、游记,随便翻翻,没有明确目的的读书也是不错的消遣。
建立阅读地图,买回一本新书大致翻翻目录,读读自己感兴趣的章节,放回书架。然后你知道有本书在那儿,是探讨某方面问题的,用的时候再拿出来读也未尝不可。读得快,读得多了,阅读地图就越来越完整,你越有能力迅速定位知识领域、模块,进一步找寻解决方案。
找到你的钟爱。速读还能帮助我们找到喜欢的书籍,跟恋爱差不多,总得遇到一些“烂书”,在这个过程里,逐渐养成选书的品味。遇到好书,反复阅读最打动你的章节和字句,加入自己的感悟做输出。
慢读修炼内功。在好书上多花一些时间,打通知识的阻塞,“死磕”总得多花点儿时间,也还要有耐性。我认为在喜欢的书上多花一些时间是必要的,真正有价值的知识获取,多少都有点儿磨人。
读书求质
- “每年100本”的攀比意义不大
对于有人讲自己一年多了100本书,大可不必艳羡。仔细想想,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是刷量吗?
不同的书信息浓度差别很大,一本讲脑科学的学术书籍如果是一箱橙子,比同类型的畅销书可能只是一杯稀释的橙汁。
比读几本书更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体系和见解”,如果读书只是为了复制粘贴写写摘录,充其量是二手知识的搬运工。从这个角度来数,读书不该贪图数量。
- 阅读如何有所获?
书读过,想记得住用得上,靠输出和行动。读了就输出,找一切机会做输出:写简短的书评,和朋友讲一讲这本书。最好在读完以后立刻找机会实践,实践反馈让阅读-行动的闭环形成,敦促我们更勤快更愉悦地阅读。
近期对阅读的感想
18年初期间,我忽然意识到自己处在“伪学习”状态,把收藏当吸收,把笔记当经验。缺少输出,缺少有效的学习闭环。时常沉迷于“读过什么书”并引以为骄傲,心气浮躁。
如今的社会环境所致,我们习惯带着功利的眼光评判一切,包括学习。功底深厚、经典流传的大师越来越少,能沉得下心坐冷板凳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与此同时,线上知识付费如火如荼,付费读书课如同打包即食的外卖,准时准点送到嘴边。嚼两口咽下去,不合口味下次换一个点。
手机和社交媒体助长了“注意力短缺”,人们在不同的App和社交媒体中不停切换。包括新闻类、短视频类,包括微信在内的App,都向“信息流”过渡。信息流就是你不必费脑子只要拇指不停地向下刷。
由此我认为“专注”和“坚持”将成为稀缺的品行。注意力的诱惑越来越多,知识领域也在向速食工业一样发展。过去资源紧缺,捧着一本借来的书,一天恨不得都读完吸收。遇上经典还要庖丁解牛,一本书从厚读到薄,再从薄读到厚。如今每个月逛书店,除了一些常年旺销的书籍,基本每月来,你都会发现大量出版上架的新书。而人们的知识水平就因此提升了吗?
小结一下
远离网络和电子产品,保持阅读专注。习惯在任何形式和介质上读书,读书要“整块”、也要“碎片”。根据不同的阅读诉求,“速度和慢读”相配合。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有所收获,不盲目贪多,追求阅读质量,保持同步输出。最后,专注和坚持将成为竞争优势,那些奉行“终身学习”的人们,也必将有所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