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作者: 乐翼 | 来源:发表于2017-11-05 05:47 被阅读0次

乐翼

2011-11-1 11:04

我的家乡在这个大世界的一个极小角落,是个古朴淳厚的小乡村,那里有着祖辈勤劳的乡民,纯朴的民风。时光返转,总有些将会一辈子在记忆的某个角落里存在、并不褪色的光阴,它承载着我关于二十岁以前的全部记忆。

二十年前,生活在村里的时候,村里的大街小巷都是黄土小路,遇到雨天,到处泥泞,走路裤子上喷的尽是泥水,房子也没有现在的这么整齐划一,麦草垛子沿街随处可见。那个年代家家的日子都很艰难,大家钱是没有的,只剩一把傻力气,可是再大的力气也没有让人填饱肚子,物质和精神处于双匮乏状态。冬日分外诱人的柔暖阳光下,祖辈们一字儿排开蹲在街上,把稀汤汤面吃出“呼呼”响的境界。

仔细体会,那时候孩子们还算是有点儿乐趣的!

在儿时没有广播没有电视没有任何娱乐的家乡,很多个夜晚,月亮是黑夜里唯一的光明主宰。夏天孩子们最大的乐趣就是在明亮清澈、从容淡定的月光下,先出门的孩子高声吆喝着同伴的名字,很快孩子们从各自家里纷纷跑出来,象一群放出笼子的小动物,拼了命的叫着唱着笑着打着闹着。随着时间的往复,月亮变换着不同的形状。到了冬天,鲁迅《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和《故乡》里描述捕鸟的方法,村里那些男孩子的方法也大致类似。到了晚上,小孩子和大人都围坐在爱热闹人家里的火坑边,说说笑笑,讲一些家长里短,说一些乡里趣事,有些当时的年代出过远门见过世面的能人,口若悬河添盐加醋唾沫星横飞的吹嘘着外面精彩的世界,让有野心的男孩子们羡慕得要死,末了大人会不忘画龙点睛的补充一句,你们只要好好上学,将来就有机会去看外边的花花世界。那个时候,花花世界就代表了世界上的一切美好。说话间,有的人一不小心竟成了异乡人。

提到村子,那就不得不提村东的那条小河。从记事起,河里的自流水一年四季不厌其烦的自南向北流淌着,夏秋两季水位高水流急,春冬两季水流缓慢一些。河岸两旁的白杨树得了好水的滋润,个个长得高大健壮,夏天为路人遮阴避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村东的这条河却是没有固定源头的。仔细观察,原来河里有位置不定的“冒眼”往出汩汩冒水,每个“冒眼”大小不一,但绝对都没有喷薄而出的气势,他们都是丝丝缕缕,但是积少成多,待积到村北时,河水已经具有相当规模了;到了下游,水的气势已足够一茬茬男孩子在夏天的中午相约溜出家门,在树上蝉声连天的伴随下,自在游泳了,那种纯天然的干净流水是现在任何高档游泳池都难以企及的。而且“冒眼”出来的水还有一个无法比拟的天然条件,那就是冬暖夏凉。夏天,沁凉的泉水会把累了一天的人们,全身的疲惫冲洗的一干二净;冬天,哪怕是数九寒天,河水也绝对不会结冰,而且老远就能看见河水冒出的热气,水是暖暖、温温的。村里勤劳的大姑娘小媳妇们,三三两两带来家里的脏衣服,大大方方的伸手进去,然后说说笑笑不急不躁的享受洗衣服的乐趣。

“地沟油”也罢,“毒奶粉”也好,这些问题都似乎没有影响村子高歌猛进的发展。村里从前低矮、破旧的老屋已被新颖别致的各式楼房取代了。在九五年的时候,有眼光的个体户看好村子人多、交通闭塞的状况,申请公交线路,从此村里有两辆大巴车,每天12个来回的往返于县城和村子之间,有些年龄大的、原来出门不方便的老年人都有机会去县里走走逛逛了。国家也出台了许多惠农政策,其中建设新农村就是其中一项。

建设新农村以后,当年泥泞的土路全部销声匿迹,大街小巷都是用水泥铺成的平坦马路。村子的几条进村路两旁新栽了柳树,村子各条大街也统一栽种了柿子树。新栽种的树似乎都憋足了劲儿,茁壮的像比赛一般,非要长出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致来。初春,从村西北的路回家,大大的村牌远远的就冲进视野,进村路北是一片桃树和梨树,红白相映,而远处柳树的嫩尖正是诗人描述的“草色远看近却无”的景象,柳树们在不知不觉中都能舞动柔软的腰肢,迎风婀娜了。秋天,各家门前的柿子树也跟新世纪的地球人一样,与时俱进热闹非凡,拼了命的要争个你高我低,有不少人家树上的柿子,压的树枝都已经无法承受重托了,需要绑根粗棍子来帮忙支撑。大街上,往来的汽车喇叭声已经代替了儿时顽童伙伴们的呼唤。

最近几次,我是在秋天这个喜气洋洋硕果累累的气息中走进村子的,收获的喜悦很自然地融进内心,我想惟有经历过乡村生活体验的人,才会有这种沉甸甸的宇宙赠与秋天礼物的感觉。秋日午后的阳光,会变成一个金灿灿的圆盘,不耀眼到你可以与它对视,四周的云小狗小猫似的绚丽多姿。

周围其他地方的秋收都已结束,但是村里还有最后一项与众不同的秋收,就是出生姜。

也不曾仔细追溯历史,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勤劳善良而且聪明的村里人,发现村里的土壤适合种植生姜,所以生姜一度成为村里主要的经济作物。生姜难以存放,它的存放对于湿度和温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温度适中,湿度过大,它会及时发芽;如果湿度不足,又会很快干涩。而村南有片奇特的土地,这片地的地势只是略高于村子其他地方,但是村子其他地方如果遇到滴滴答答的连阴雨,浅浅挖掘就可以出水。记得小的时候有一年,曾亲眼经历过父母及乡邻不用任何工具辅助,只需伸手用瓢就可以舀到水来洗菜做饭,经常听到家里有小孩子的大人,反复恶狠狠的叮咛小孩儿,千万不能模仿大人用瓢舀水,怕一不小心掉进井里。当时的情景用“一撅头挖个井”来形容一点儿都不过分。而村南这片奇特的土地,即使连阴雨几十天成月的下,十米深之内也不会出水,相反,即使天气大旱,底下的湿度也能达到生姜存放的需求。不知祖辈们从哪一代人开始,机敏的发现了这一特殊现象,于是就在这片地里淘了许多窖,窖里的温度冬暖夏凉,湿度适中,专门用来存放生姜,于是这片地有了一个村里妇孺皆知的名字——“姜窖”。窖口大概是直径一米的圆,深度约有六、七米,我曾问过父亲窖需这个深度的原因。父亲说窖太深,费钱费力没必要;窖过浅,虽说可以节省人力财力,但如果遇到天气大旱,保存生姜的湿度会不够,因此这个深度是最合适的。窖底下会宽敞很多,大的足有十多平米。生姜可以装袋,也可以散放堆于窖底 ,盖上盖子,窖口装有锁子,可以锁起来。有姜贩子来批发或是自己要拿出去卖了,下窖取生姜的神圣使命,大都归那些瘦小胆大敏捷机灵的男孩子。随着村民思想的活泛,生姜栽种面积的增加,“姜窖”的面积已经是当初实行联产承包制时的快10倍大了。

我们村子种植的生姜,香味浓郁而纯正,用它作为佐料做出来的饭菜味道与众不同,村子也因为生姜的缘故远近闻名了。孩子上学要花钱了,地里种子、化肥需要买了,过节过年要用钱了,都是卖生姜解决。生姜成了部分家庭主要的经济收入,卖生姜也成了部分村民的常年工作。略有常识的买姜人,在买生姜时都会询问卖姜者,是不是*村的生姜。而头脑灵活的村民卖姜时,口袋里真的揣了身份证,一是说明生姜是地道正宗的,二是说明生姜没有经过任何贩卖,应该是最便宜的。有假冒伪劣的卖姜人,会告诉询问者他身份证丢了,他是几队的村民,以取得买主的信任。假冒伪劣中,有的卖姜人是假的,姜是纯正的,属于贩卖生姜的。

有次在街上碰见同事买姜,正相互打招呼,听卖姜的老人说;我是*村四队的。

哦错愕,和我一个队却从未谋过面的老人。

同事看见我,忙问;是不是你们村人?

我实话实说:不是。

老人急着辩解。我赶紧补充说,生姜倒是真的。

同事问:不是你们村子人,你能确信是你们村子的生姜?

我说:能!

从小就看着村里的生姜一年又一年的栽种长大收获,它的朴实无华不需要任何产品说明,看一眼就认识。

当然也有人姜俱假的。有次去菜市场,老远就听见有个菜贩子给别人大声吹嘘,他卖的是纯正的*村 生姜。走近瞥一眼,长得肥头大耳,洗得白白净净,一副俯首贴耳状。切,我们村子的生姜何须如此谄媚?村里人栽种的生姜,肥瘦适中,永远感觉踏实干练沉稳,不刻意不做作,更无须任何粉饰,总以本色示人,豪放而又具一番婉约的韵致。

2000年前后,村里生姜的种植面积增大,价格也好,村里还专门成立了“姜伙会”(“生姜伙伴委员会”),专门组织负责生姜的安全以及生姜带来的各种纠纷。给人们带来经济利益的生姜,在村里人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赫,生姜的栽种和收获也慢慢不成文的被正式化。有人家栽生姜或出生姜时,会早早的邀了关系密切的街坊邻居帮忙,主人还会为帮忙的乡邻做上乡村特色,象征着幸福日子万年长的臊子面,表示自己诚挚的谢意。

常规的秋收结束,霜降前后,正是出生姜的时候。村南村北,路东路西,根据各家种植规模的不同,随处可见的出姜团队也从十几人到三、四十人多少不等,沿路生姜特有的那种醇厚香味儿沁人心脾,人们大声的说笑着,收获生姜的同时收获喜悦。虽然最近各种媒体人在讨论生姜的价格从八元掉到了八角的原因,但丝毫没有影响人们收获的心情。

多少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和贪官的诞生,好像也不会影响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正在向我们走来。专家说要建设现代化国家就要与国际接轨,即推进国家的城市化。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两年前,村东的所有土地和村南的部分土地已被征用,剩下的土地似乎也在政府和村民的吵吵闹闹中有朝无夕,村民和村子都要被城市化了。在经济大潮的屡屡冲击下,村里人的生存和思想状态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土地耕种的辛苦程度以及辛劳耕种土地所得收益的微薄,使得原来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早已被年轻人所鄙夷,而老人日渐蹒跚的身体,用事实在说明已经失去了继续耕种的资本,所以古老的乡村就在这种纠结中一点点被蚕食,最终成为当地领导政绩表里重要的一项。

一年、两年拟或几年以后,在这片土地的发展进程中,象征一个时代甚或几代人的标志——香醇朴实的生姜,或许从此寿终正寝完成它的历史使命了。家乡这种根植于内心的东西,记忆中留下的是怎样的一种温暖,城市化进程让人产生被遗忘的感觉。那么城市化以后的村子将会以何种方式存在呢?城市化以后随处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人们的思绪中还会流淌有余光中老人所言的乡愁吗?人们还会向往诗人海子充满生机活力的幸福生活吗?

从明天起 ,做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前程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个温暖的名字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时间,时间,还是时间!

536次浏览

赞  评论 转发

dctwn和云淡风清、太平山大王等13人觉得很赞

云淡风清

2011-11-4 11:04

美丽的风景,淳朴的民风,,朴实的文字,浓郁的乡情。拜读欣赏!

 

乐翼回复云淡风清: 谢谢!害羞

效颦者

2011-11-30 12:16

小雪

十月阳春雪未临,江南景色杖藜寻。

东山且属枫林晚,北廓依然院菊深。

湖面波兴惊野鹤,亭前乐起动瑶琴。

归来漫把诗筒展,月下称觞带露斟。

 

乐翼回复效颦者: 呵呵学习了!玫瑰

云卷云舒

2011-12-11 20:56

写的很细腻,很真实呀。微笑强

 

乐翼回复云卷云舒: 呵呵因为是真实的真情,所以细腻真实吧。

相逢一笑

2012-1-8 22:33

已阅,很亲切,继续,期待中。。。

 

乐翼回复相逢一笑: 冷汗

沧海明月

2012-2-6 9:13

从明天起,做个快乐的人,笑待他人。愿波斯湾不再硝烟云涌,南海风平浪静再无灼目伤肺。从明天起,静观流云,淡看沧海。少点环境污染多点食品安全,让感动留在内心最深处孕育升腾袅袅扶摇。。。。。。

 

乐翼回复沧海明月: 微笑握手

蓝天

2012-8-7 15:17

菜籽油的香味、麦秸火的烟味都在你的美文里!谢谢!

 

乐翼回复蓝天: 握手

辣椒

2012-12-7 14:06

读着很亲切!

 

我要移民

2012-12-31 23:26

喜欢你的文字 但你把所谓的新农村建设描述的太伟大了 中共为公众做的太少了 特别是农村 相反 它对国人犯下了累累罪行 擢发难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dcc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