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我曾经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1、他们喜欢自己摸索,因为他们不想麻烦人
有一些人从小长大的环境处于物质匮乏年代,如果家里的子女多,就会很容易进入到一种经济匮乏的思维,这种匮乏思维会让人害怕失去物质方面的东西,因此家长教育的时候就会位了不搭人情, 就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去麻烦别人,遇到事情了要自己解决。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就喜欢自己去完成一件事,不会想到我要去借助别人的帮助。
我记得自己小时候,母亲经常和我说,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到了你……家,不要吃饭,到了饭时就回来。母亲这样说,是出于对亲戚的考虑,希望不给他们带来不便,当然也有另一个原因,不想搭太多人情,因为物质匮乏年代,到时候你要把人情还回去,不好还。所以长大了,就会不愿意请人帮忙,不愿意找人求助,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去抗事,迫不得已的时候也会去求助别人,但是一定是硬着头皮,特别不情愿,要消耗很多的意志力才能付诸行动。
我在创业过程中经历的一些困难需要朋友帮助,我就左思右想,一直不好意思去开口求助,因为在我潜意识里,就觉得如果我要这样做了,我到时候欠了人家人情,我到时候要怎么还啊?这样的一种思维就会限制我的与人链接、与人达成合作的可能性,会影响我的快速发展。
2、不擅长人际互动,所以不想接触人,通过求助别人的帮助来解决问题
如果你测试过自己的性格,你会发现有一些性格是不擅长人际互动的性格,这种性格有一种倾向性,就是做什么事情不想和人接触,一起合作做出来,而是希望自己靠个人的力量,独自做出来。
我经过PDI性格测试后,我的测试结果是红绿蓝黄,比例最小的就是黄色。这就是一种不善于交际,不善于合作的性格,也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内心的声音,所以,我是一个行动者,一个思考者,但不是一个社交者。
我的主色是红色,比例32.1%,绿色比例32.1%,我的行动力非常强,执行力非常强,做事绝不拖沓。同时意志力坚定,有个人的想法主见,不会轻易受到外界干扰,左右摇摆。我的副色是绿色,是一个思考者,因此我的行动不是没有厘头的行动,而是谋定之后的行动,所谓谋定而后动。这就会导致我做事得到的结果和我的预期基本都是一致的。这种性格有一定的优势,不会顾虑那么多,不需要考虑太多就能直接行动,因此我不追求完美,非常适合创业,并且在行动的过程中逐渐完善,查缺补漏,然后再次行动,得到指导。
但是这个绿色性格和红色,两个颜色都是理性颜色,都是做事的任务导向(task oriented)的特性,并没有涉及到人的导向(people oriented),所以对于“人”来说,我只要涉及到是人的工作,我就会尽量避免,我记得2010年的时候,我的那份工作是要打电话给陌生的客户介绍公司的新项目,我当时工作的一个月都是做这样的事情,这个工作内容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入地狱,因为我硬着头皮去做,还做不好,过于理性,过于强硬,所以人通常不会感受到温度,不会感觉到有“润滑剂”就会出现“顿挫感”。
我的黄色排在了最后,我在交往的时候就会特别的避免和人交流,这个对我建立团队和与人建立合作就会产生阻力。因为我不考虑情感上的一些需求,更多会通过理性,逻辑的角度去判断一件事和一个人,忽略从感性的角度去判断一个人,我遇到一个人如果逻辑和理性不通的时候,我就会评判,急于下定论,这就对我的人际能力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容易给别人的感觉我在针对他们,不喜欢他们,挑剔他们,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有意识的去调整,让自己多“黄”一点。有的学生听到这个就觉得很搞笑,但是实际上我的这个颜色比例少,就是我不求助外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3、我是一个INTP
《对抗这个世界的INTP》https://mp.weixin.qq.com/s/P3jV5DGd_0vHkXp4ZlIfKQ
这是才储的报道,故事中的主人翁就是我。我必须承认,我觉得我就是有这种个性。因为我的MBTI职业性格是INTP,INTP在16种职业性格中,是最喜欢自我研究、自我摸索的性格,这个非常有助于自律,也是一个内部驱动的人格,不会轻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但是自我摸索,让我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因为你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过于单一,基本都是要靠自己的思考才能得出结论,却很难通过外部链接寻求到最高效的渠道。
由于INTP的第一功能是T,也就是理性思维,我的T的比例还比较高,导致我这种人擅长自己思考琢磨,INTP优势在于有逻辑性、强大的理性思维,我的第二功能是N,也就是洞察力,NT结合到一起让我可以自己过滤加工很多事情,加上我的倾向性是I内倾向,导致我获取信息的方式是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求,独立性的强大让我不想去找别人帮忙,不想去请教人,而是更希望自己琢磨,研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里面的核心,并得到快乐。
我咨询过很多INTP/INTJ的案例,他们的性格都有这个特点,当他们的T的比例比较高,I的比例比较高的时候,基本都是那种非常喜欢自我摸索的性格,但是不得不说,这种自我研究的能力确实非常强,但是因为确实缺少外部的链接和沟通,导致了容易闭门造车。
原来我以为自我模式只是一种思维模式,一种习惯性的思维习惯,自我摸索也更是一种性格特点,这种特点是由很多的性格因素综合决定的。
这就是通过两个工具体系“PDI+MBTI”对自我的一种简单的剖析,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也清楚知道如果我做管理者会有三个坑:不主动链接团队成员(因为我的倾向性是I)、不从感性方面给予理解支持(因为我的主导功能是T)、不能够给予一定的明确目标和指导(因为我的系统性是P),事实证明,这几年我确实掉入了这几个坑,付出了代价。
通过这个自我认知,我也找到自己的优势,劣势,还有我的核心竞争力,不可取代的东西。比如我不受外界干扰,目标坚定,在纷繁复杂的错乱中找到真正的方向,能够强大的理性分析和逻辑思维,让我在做为一名产品人的时候有最大的优势,充分的弹性让我具备一流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具备极其优秀的知识整合和概念提炼能力,对知识体系具备高度的凝练和总结能力,善于用模型和分类等方法创造新知识。
所以我要把这种自我认知的方法和工具传播出去,让更多人受益。也让他们了解自己,提前规避很多的不必要。后续我会写一些文章,专门针对PDI和MBTI来进行分析,如何利用这两个系统来找到自己,发现自己,认识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