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子星是由恒星演化而来,它是一种主要由中子以及少量的质子、电子所组成的密度极大的恒星。银河系中著名的蟹状星云的中心星就是一颗中子星。
恒星在燃烧过程中,随着能量的耗尽,它的外壳开始向外膨胀,而它的核却受反作用力的影响开始收缩。恒星的核在巨大的压力和由此产生的高温下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变化,最后形成一颗中子星内核。整个恒星将在一次极为壮观的爆炸中结束自己的生命。中子星也就在恒星的这次爆炸中诞生了。根据科学家的计算,当老年恒星的质量大于10个太阳的质量时,它就有可能最后变为一颗中子星。
在中子星里,巨大的压力将电子压缩到了原子核中,同质子中和为电子,使原子变得仅由中子组成。而整个中子星就是由这样的原子核紧挨在一起形成的。可以说,中子星就是一个巨大的原子核。中子星的巨大密度使得它的质量更是大得惊人,每立方厘米的质量为1亿吨,半径10千米的中子星的质量就与太阳的质量相当了。
中子星是目前被人们探知的体积最小的恒星。由于中子星的体积很小,所以不能用热辐射接收器观测到。但人们可以接收到它们的射电脉冲,在研究脉冲星和双星X射线源时能够发现它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