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腊月,赶集不再拥挤也就是最近几年的事,除了卖东西的人增多,买的人稀少了。
今天因为天气骤冷,人流三三两两,人们手里不再是大包小包提溜着,而是捡近期所需要的东西购买,而不是急忙着早早买下过年的各种物品。
以前有规律可循,过了腊八节,水也会贵上三分钱,一般腊月十几前该买的东西都会买的差不离儿。
可是,集市上不再人头蹿拥,人挨着人,交警指挥疏散人流的事,仿佛昨日黄花,恍惚间天上人间转了一圈,做梦也没想到能碰上吃啥就能买到啥这样的好光景。
道路中央虽也加了一溜卖货的人,向前走的路却不拥挤,我还是骑着车子向前走,道路虽不宽敞却不耽误走路。
想起有人发文指责网店抢农民卖菜生意的议论,我却是觉得不关抢不抢的问题,而是市场货源充足,每天都有新鲜蔬菜供应,农村的大爷大妈,卖的菜也未必都会是无公害的绿色蔬菜。
但是,消费的就是心里舒坦与否。我乐意买,再贵也能买的起。于是,以前一元钱能买一大捆的的菠菜、茼蒿、香菜如今价格堪比猪肉。
我随着人流走走停停,快要走到集头时,一辆烤串车停在路边。
里面有一位挺年轻的小伙,从窗口露出他半截身子,带着一顶雷锋帽,也不知他是坐着还是站着,冷着脸端着手机低垂着眼皮看得挺起劲儿,跟我之前见到过的撸串车生意火爆相比,这里显得很冷清,可是小伙子一点不着急上火,神态安详盯着手机。
锅灶里的油是冷的,各种食材整齐摆放在不锈钢盘子里——没开张。
对面一个人立在车窗口前不远,正仰着头跟里面的小伙大声说话。
他高挑个子,年岁比小伙大,穿一身灰扑扑的棉大衣,绒线围脖套扎起一端套在头上连耳朵一起捂上。
我从他身后走过。
“前面都是围了一圈的人,你这里一个人都没有,是不是不行呀……”
听口气,这人是小伙子的熟人,小伙子的眼睛始终没离开手机,对这个不知是关心他还是讥笑他的话充耳不闻。
走过絮叨的男子,我没有再回头看他们。
撸串食材引不起我的食欲,他人的事更不关我事。
毕竟是进了腊月门,来赶集的人逐渐增多。
我从熙熙攘攘里走出,再回头进入熙熙攘攘里。
人们不断用手机支付钱,每一个卖东西的摊位上都有一个付钱用的二维码,连卖菜的老大爷跟前都摆着一个二维码,只不过大爷的二维码链接在儿子手机上,收到钱的是儿子。
我曾问过一个卖菜大叔,为啥自己不用智能手机,这样自己收钱多好。他憨厚笑笑,说学不会。其实摆弄智能手机很简单,不知道儿子不愿意教他还是他真的不愿接受新事物。
我想起十多年前QQ里一个老网友,那时他八十四岁,是一位革命老军人,曾参加过北平解放。
他在空间里坚持每日写回忆录,写散文,写他当年经历的事,当年我真的被老人的好学精神吸引,被老一代革命军人的奉献精神感动。同时暗自感谢互联网高科技带来的便宜,我一个胶东普通妇女能与远在东北休养的一位老军人成为网友,使我的灵魂接受了一次洗礼。
老人家有时也会对我的文字给予鼓励赞赏,语言亲切仿佛就坐在我对面对着我微笑。
五年前老人去世,至今我还保留着他的账号,舍不得删除,电脑可比手机难操做多了。
时代变了,人们消费方式随着互联网介入而改变,越来越多的人用上数字钱币。
你买我卖,都是你情我愿的事。你希望物价再低些,我渴望趁着年关卖上个好价钱。所以腊月的水都能贵上三分,是有道理的,何况其他商家都在急火火等着春节这个全民消费高潮的来临。
闹哄哄的集市,有人赚钱,有人空坐半天一分钱挣不到,而我是付给人钱后拖着一车筐买好的蔬菜水果回家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