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社会百态
为什么现在的“专家”开始质疑我们的课本?

为什么现在的“专家”开始质疑我们的课本?

作者: 连城 | 来源:发表于2021-04-23 11:48 被阅读0次

老家是一个在地图版块上并不显眼的镇,正所谓山高皇帝远,用来形容是最贴切的。

很小的时候,记得在村子里有一户人家,姓L。

L家在那个贫穷的发展年代,犹记得他们家的房子也是和大家一样,出入的路边被牛棚的味道盖住,尤其是一到雨季的时候,那混着牛屎的雨水冲刷着那条颇陡的路,汇入小河中。

因此,小时候最讨厌去他们家,脏、臭是唯一最深的印象。

不过L家的人也着实是有本事的,仅仅几年的时间,他们就成了整条垌子里最富有的人家,怎么富有呢?在大家还是踩着自行车、看着黑白电视车已经算是过得去的时候,他们家的冰箱、彩电、摩托车、洗衣机已经是日常用品。

新屋盖了一幢又一幢,我们都没有进去过,只从外头瞧着,在树林间隐隐现出的气派。没过几年,他们又添置了小车。

老家的妇女们在闲聊时,都羡慕他们家做了医院院长的人,夸他们有本事会送礼,谋到了好职,还能帮衬自家兄弟,安排上了医院器材采购的职位,那真的是油水职位啊!

L家的几个兄弟有本事,在垌子里可以说是风光至极,但他们也极少与我们打交道。时常是呼拉呼拉一排车子经常出入,一堆的领导来回和来找他们办事的人来回,特别威风。

大约在零几年的时候,L家又拿下了修建垌子里出入的路的项目。

其实我们垌子里的路本来就比一般的村路要整洁些,也时常能出入车,算是比较宽了,他们拓宽了些,将小河给堵了砌了,自那以后,童年里的清澈小河就消失了,每每路过只有一条干涸的小河床,淌着不及脚面的水,或者干涸得没有一滴水,上面满是脏杂而乱的修路剩下的石子和奇怪的铁边角物。

路比原来拓宽了一点,简单地倒了层泥石混凝,再铺了层水泥作面,旁边再像模像样的搭了几块砖,就成了新路。只是没多久,那条路两边就开始崩了角,崩角的水泥和石仔,断截的砖头就掉落两边的水道,但没有人去管这些事情。

可能有人说这和正题有什么关系?

其实根本就没关系。

我想说的,可能只是一个效应故事。

L家的之前的几兄弟有本事,不管是联姻还是各种交际方式,拓宽了L家的前途,一派的好,他们在垌子里是很嚣张的人物,但凡不服从,能动手也不怕后果麻烦的那种。

当然,人物也会老去,他们如今年纪也有了,后代的前程自然也要安排上。

说来,L家生的男孩子也很多,但他们家早在当初发迹时就搬家到了城里,但老家的气派房子也保留,那边传统毕竟还在,过年过节还是要回来拜祭的。L家其中有个儿子,大家曾是校友,不过他成绩平平,后来被父母砸钱保送上了重点中学,但是一路成绩仍过于平乏,最后勉强混了个学历。

为巩固关系,新起一辈仍采取了联姻制。

L家其中有一个膝下只二子,在以前女婴弃婴多的时候,捡养了一个,与侄女一块儿成长,之后她们都嫁了些关系户。

当然了 ,儿子的前途也是需要铺路的。

中式教育的父母子女关系便是如此,父母似乎终其一生就是为子女服务,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在二胎开放时高龄父母生二胎,引发的一胎生死大战的时候,我就看到那样的震撼评论:

隐约记得新闻是这样,好像是45左右的母亲生了二胎,有人如评——这样的父母怎么这么自私?他们生了二胎,那一胎结婚怎么办?生的孩子做父母的不帮带以后谁管他老?生个孩子出来分了家产,这样的父母不配养老!

这非原文句,但大致意思就是如此,还要过激点。我当时看到真的是极度震撼!当时二胎的父母年龄一度成为话题,但这一对是我觉得很合理的年龄。因此我并不觉得有什么该抵触的,像那对已经六十几还生二胎的就真的是给刚出社会的孩子生了个负担出来,因为他们已经没有过多的劳动力去保障这个孩子的成长以及抚养他。

但这对四十几的不一样。不过中年,这个年纪,是早婚生孩子,孩子才会在他们四十几岁就已经大学毕业。那么这个年纪连退休都还有十几二十年,他们有经济能力又为何不能生育多一胎呢?

回复的那位估计是觉得,从她出生,父母的财产就已经是属于她,因此,父母和父母的资产都应该是围绕她而来服务的,包括她以后结婚生子,父母都需要为她分担,她只需要做好父母的小公主就行了

这不得不说震碎了我的三观认知。

但同时也不得不说,这就是现代的中式教育下的认知才让他们如此理所当然地觉得。

话绕回来。

L家当然也这样,儿子既然读书平平,靠自己打拼前途自然也不会很容易,更何况,其实90%的父母希望孩子长大后是陪伴在身边的。也就是说,他们唯一出过的远门应该就是可能读书时的距离。

因此,孩子读书毕业,他们就开始为他趟直了一条线。人生安排得妥妥的。

L家的这位校友,是被父亲托关系打点进的法Y。

一个既非法学系毕业,也非该专科的学生,就像L家安排他们的亲戚进他们的医院就职护士医师什么的一样。(听说那医院曾经出过S人事件,家属闹过一段时间,不过那时年幼只记得听大人提起过,以及去街时路过看到一堆人围在医院门口,至于后来如何,想必也给压了下去,毕竟,L家一直青云直上。)

网络时代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时代,你会看到很多奇葩的人,以及奇葩的言论,但如果你知道他们并不一定真材实学,可能你会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啊。

为什么现在很多的我们曾经学过的正统课文都已经被“专家”们攻击并且觉得不合理,引导了让学生误导他们呢?而那些手段奇怪的,甚至学风未必正的,能放到上面做为励志做表率?

其实这就是效应。

就像说出商场手推车就是“黄色动作”的教授论一样,因为他满脑废料,自然世间一切皆黄料。

不要奇怪那些奇葩言论,也不要相信所谓的“专家”论,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他们镀的那层金是不是真金。去商场购买黄金首饰都还要质疑真假呢,何况是学术呢?

因此在我们看到很多不真实的东西时,一定不要轻易相信去盲从,而应该有自己的主观判断意识,去结合自己的所知,冷静分析,不要人云亦云,也不要被谣言左右。

一个人不能代表所有。

善恶皆有道,谣言止于智者!

相关文章

  • 为什么现在的“专家”开始质疑我们的课本?

    老家是一个在地图版块上并不显眼的镇,正所谓山高皇帝远,用来形容是最贴切的。 很小的时候,记得在村子里有一户人家,姓...

  • 当孩子已经开始质疑课本,他们还能接受课本里的道理吗?

    孩子问我,课文里说父亲挖被地震埋住的孩子挖了36个小时,他不饿吗、不累吗?我说,如果你被埋在废墟里,我也会这样做。...

  • 2017-04-11

    过去课本是我们的世界,现在世界是我们的课本!

  • 忽然醒悟

    昨天听了专家的一席话,突然醒悟,觉得从现在开始细细研究课本内容,定会发现许多有用的知识。明天讲课,今天又反复看,反...

  • 相信

    现在,开始相信 从次次质疑开始 很早之前 踏着晨露奔跑 曾质疑坚持的力量 直到冲破黎明的霎那 我开始相信 过了很久...

  • 质疑,学习的开始

    在我看来,质疑才是学习的开始。 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质疑过,可能他从来没有学习过。 我们从小到大被给与了很多教导,多...

  • 我们的课本诗

    写在前面: 必修一第一单元的诗歌学完了,孩子们带着清澈、通透的心走进诗的世界。无论是徐志摩的婉转之美,戴望舒的惆怅...

  • 学习质疑01 |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正确的质疑?

    北京日报:据海淀区卫生健康委微博消息,近日,个别网民在网上发布海淀医院出现院内多人感染、中关村的公寓酒店出现新冠肺...

  • 2019-10-07

    今年暑假,我们学校开展了学名家严明师教研活动,我阅读的是现在开始上,现在开始上语文课本,薛法根的现在开始上语文课这...

  • 课本不是我们的世界,世界才是我们的课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现在的“专家”开始质疑我们的课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dkcr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