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际原则,容易概括:亦师、亦友、亦同道。如果展开来讲,还是需要一番阐释的。
谈起“师”,容易让我们想到两点:其一,师道尊严,这是从为师的岸然形象来说的;其二,传道授业解惑,这是从为师的职责义务来说的。我今天要说的“师”,是一种人际关系原则,需要从意愿与心态两个方面来说。
所谓“意愿”,就我为例,我有一种强烈的“给别人以思路”的欲望。经常的情况,看了几篇文章或是悟了些许道理,非要找人来说说,非要让别人信了我的想法,最好是能对别人有莫大的帮助。每逢有机会,谈起自己所熟知的领域,总是迫不及待,发自内心地希望别人能从我的见解处得到大的收获。有朋友说,说我没干教育事业是很大的吃亏。其实,我倒是有志于成为导师或教练的,能看到我所辅导的人有所成就,那该是多么有价值的事情!所以,我之所以讲为师的意愿,不只是我要如此,更多的人应该如此,最起码和我得以深交的人须如此。
而为师的“心态”,则是从“为学生”的角度来说的,所谓“互为师”。一方面,我们有强烈的愿望去“教会”别人;另一方面,我们有强烈的欲望去向别人“求知”。人生无处不学习,不分贵贱、智愚,不论古今、高下,总有可借鉴之处。一言、一行,一点点灵光乍现,或仅仅是只言片语的含糊其辞,都可以激发新的理解,所以我们要主动寻求学习之源泉。
在我的人际关系准则中,意愿与心态是对等的。没有意愿教别人,我不会和他深交,因你是自私自守之人,毫无奉献与辐射;没有心态去求知,我不会和他深交,因你是志得意满之人,毫无空杯心态。唯有意愿与心态都具备了,才可不断地吸收,不断地辐射,提升了自己,成就了他人。
讲到“友”,孔子总结过了,“友直、友谅、友多闻。”这个要求太高了,我的人际关系原则只取前两点:直与谅。
这个世道,人们普遍因保护私利而变得曲意了,闪烁其词,东躲西藏,谁也不愿意讲真话。对上司是逢迎投合,对下属是冷僻装腔;对亲近是留有余地,对敌手是搬弄是非……,总之,谁也不能直言坦言了。我需要坦诚,可能是因为我不够聪明,不够悟性,没办法更多地去花心思理解别人的潜台词。
君子坦荡荡,心底无私天地宽,处处留意自己的那么一点点私利,当然就无法坦荡。这种放不开,毁的是自己,毁的是大家,都没有落到好处。坦荡了,自然也就诚实了,实际情况总是要水落石出的,别折腾大家的时间了。还是坦诚地放在台面上吧,阳光下的东西才是可取的,才是可信的,永远不要相信窃窃私语!
“直”和“谅”是什么关系?互为因果。在人们普遍变得曲意逢迎的同时,也都失去了对别人的担待,甚至是失去了对自己的担待。人际的友好,体会对方、换位思考、担待宽容,恕道是一定要具备的。一触即发,前情尽弃,这是毫无人性的做法。
所以,作为朋友,首先要有正确的交流方式,这就是坦荡荡的直言不讳;其次要有良好的体谅心态,这就是同理心的包容宽恕。当然,你能做到“友多闻”,那就高了一个境界,这不是我去强求的。
再论“同道”,这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最起码包括两个方面:旨趣,心灵。
何谓“旨趣”?行为习惯而已。比如,酒肉朋友,很好啊,大家一起吃吃喝喝,有什么不好呢?生活中,我们总是需要这样的一些“臭味相投”的朋友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嘛!当然,你可以提高一点点旨趣,比如一起运动,比如一起喝茶,总比黄赌毒要好上许多。另外,旨趣可以用来谈生意的,是关系营销的手段,有兴趣的可以多锻炼锻炼,只是我学不来。
旨趣的最高境界,性质变了,成了心灵层面的交流了。由心灵而生的理想、信仰、追求,足以让人们结下生死同盟。所谓“党”者,其强有力的纽带正源于此。现在讲究“企业文化”,无非是希望成员能在心灵层面上产生意识形态的交融,形成价值观与信念的交集,以便于共同迈向聚焦的目标。
所谓“神交”,我现在还没有切身体会,希望有这样的体验,那大概是心灵层面交流的最高境界了。由此看来,“同道”应该是人际关系的终极导向。
那么,总结起来说:师,思维层面上的交互;友,行为层面上的支撑;道,心灵层面上的交融。而各自所含,又有高下之别,交往对象就居于蛛网图上的一个局域中了。或许,我们都在追求满格,但只是理想而已。充实的人生,就看拥有多少最大化满格的蛛网图而已。
分析过后,终于觉得不容易了,所以珍惜她,善待她,养护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