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最近,一份被称为最具情怀的辞职信火遍了微信圈,之所以产生如此大的共鸣,是因为这名老师做了他人之不敢为,亦圆了很多人心中潜藏之梦想。
不过,如我所料,共鸣之后,各种质疑声又冒出来了,旅行费够吗?家庭怎么办?旅行结束之后做什么?不负责任,不考虑未来,这要花多少钱,把这些钱补贴家用不好吗?更有让人哭笑不得者,去捐款不好吗?
对此,我想说的是,“老师,世界那么大,必须去看看”。
所有的质疑者,在我看来,皆是一群懦夫而已,妄想把自己的没有勇气、犹豫不决、优柔寡断传递给他人,我坚信,人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既然已做决定,且这个决定是发自内心,那就果断上路,勇敢去坚持,当发自内心喜欢一个东西,爱上一个东西,追寻一个东西时,万事万物都会在无形中帮助你,无须担心,无须烦忧,只需坚守信念,勇敢去做。
更何况,文天祥可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范仲淹可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杜甫可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批天下寒士俱欢颜”;屈原可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呢,我们一不为黎民苍生,二不为江山社稷,三不为天下太平,只为自己选一条曲径小路而已,这有何不可,连这点气魄都没有吗。
那,世界大吗?说大不大,说小亦不小,那,为何必须去看看?
日落月升,春夏秋冬,从呱呱落地到白发苍苍,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到底何为人生,除却生死,剩下的,便只有情绪,在我看来,情绪即是人生。
情绪与人的天性相连,它从不骗人,酸甜苦辣,悲欢离合,若与天性相悖,情绪断不会反其道而行之,明明是天性使然的大欢喜,情绪断不会伤从心生,明明是离别之苦,情绪绝不会喜从心来,当天性找到情绪,此心如明镜,当天性迷上情绪,便是完成一个我。
人们爱谈理想,爱谈未来,爱谈人生,其实,都是在为自己的情绪强加一个虚幻的意义,意义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没有,有了情绪,意义的存在才有价值,有了情绪,人才可以活出自我。
可茫茫人海,却从哪里找寻这情绪,我觉得,靠的便是“差异”二字,让自己云游四方,不断行走,不断经历,自然会离心中的情绪越来越近,世界之大,烟波浩瀚,本就该胸怀天下,若整日固守朽木桩,鬼才知道天性使然是何方圣物。
对于找寻情绪,还有一个很奇特的方法,那便是“梦境”。
梦境,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让人难辨难分,梦境中,时而让人恍若神游太虚,时而又让人感到如此真切,似曾相识。
昨夜,我便入梦,四月天,恒山脚下,伴着青莲居士游山玩水,一路柳絮飘飞,河灯绕岸,有道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悬空寺下,云雾缭绕,苔石铺路,在立起的碑石旁,太白提笔,笔锋如游龙,片刻间,便写下壮观二字,太白惊叹道:“此景,蔚为壮观!”山间适时飘起细雨,真不愧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梦醒时分,怅然若失,此间梦,不可得。
梦,如一面镜子,断断续续,照出一个人的心境,做了噩梦,那必然是一段不堪的往事,是残存在心中某处的悲伤记忆,亦或是担忧在尘海中的一粒沙;做了美梦,那必然是心中所向所往,可思而不可求,亦或是取走心中长久积存的心结。
对我而言,或是因为总会忘却烦恼事,因而美梦居多,小时候,梦见自己在云端飞,天地寥廓,尘寰空灵,盛世美景一览无余;国中时,彻夜梦见自己身居王府,灯笼火红,烟花灿烂,故友至此豪饮三日,空谈天下,醉成烂泥;又后来,常梦见自己云游四方,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水光潋滟,山色空蒙。
为梦者,有所思,有所求,有所衷,有所想,庄周一梦,虚假难分,南柯一梦,归隐道门,黄粱一梦,皆如幻梦,梦境若桃源,身在其中,无拘无束,怡然自乐,忘情的释放本心,忘我的绽放情绪,梦中的情绪,如此纯粹,如此真实,不参杂任何杂念。
苏轼找到情绪,无论天南海北,亦能乐享春华秋实;孔子抓住情绪,不知老之将至矣;老子忘掉情绪,骑青牛遁西传法;释迦摩尼掌控情绪,菩提树下化身佛陀;
大圣人们总会找到办法,让天性恋上情绪,忘掉情绪,超脱情绪;可芸芸众生,却往往只能追赶情绪,春宵一刻值千金,短暂的芳华之后,桃花随水飘零,情绪烟消云散。
对于情绪,你追它跑,你寻它逃,一辈子……
可纵然如此,也要一直追下去,没有情绪的牵引,宛如漫步死水潭,朝朝暮暮,无穷尽也。
世界那么大,抬起头,看远方的天空,群星明暗沉浮,寻着最动人的那颗,去吧。
世界那么大,必须去看看。
最后引用一段文字
“什么是世上最大的谎言?”
“在人生的某个时候,我们失去了对自己生活的掌控,命运主宰了我们的人生,这就是世上最大的谎言。”
“这种事没发生在我身上,别人希望我成为神甫,而我决定当个牧羊人。”
“这样最好,因为你喜欢云游四方。”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