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因何成名?因何成家?道家是因无而成名成家的。
那么,何为无?无,是无为简化提炼而来。无为,是在周文疲弊形势下针对有为而提出的观点。道家为什么要反对有为而倡导无为呢?这需要先理解有为、无为之含义。有为,是指造作、不自然、有意;无为指处于一种虚一静的心灵状态,它亦是一种无限妙用的心境,是世间万物处于一种自由自在、无所依待、精神独立的精神境界。春秋战国后期,由于贵族生命的堕落,各种礼制徒有外在形式,而严重丧失了周公所制之礼所代表的文化精神,这些礼制于是成为生命的桎梏与束缚,不再有其生命的活力与生机、力量。因而,在这种情况下,道家提出无为,意在恢复生命的无限生机与可能,而这正是道家的道。
道家的道,正是通过无来了解的,无所显现出的无限丰富、无限妙用的境界,就是道家的道。因而无是道家的关键,道家正是以无为本的。
那么,道家以无为本,它如何有了“有”与世界万物呢?道家的无是一种虚一静,无限妙用的心境,而在这无中随时又有徼向性,这个徼向性就是道家之“有”,当这个有指向并实现一物,有(只是一个徼向性)便生出了物(其实是物自己凭空而生),但这个有并不会停留,它马上又转向无。于是无不无即有,有不有即无,无有混同,一直以圆圈运动着,一刻也不曾停下,其实这就是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世界万物便在这样的运动中产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