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395751/168da88c51788d09.jpg)
上天很是公平,不管你是富贵还是贫穷,年轻还是苍老,美貌还是丑陋,都一样每天只有24小时,不偏不倚,童叟无欺。
小时候写作文,老喜欢用上“时光飞逝、光阴如梭”,却根本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现在却能时刻感受着“时间都去哪儿”,恨不得一分钟都掰成两半用。
特别是最近工作忙,加上时不时得往医院跑,还要保持运动、更文、学外语,加上日常家务琐事,更是时时感慨,时间真的不够用!
作为一个没有学过任何时间管理学的小白,就从最最浅显的角度,就如何更高效地利用时间,谈谈些许体会吧。
1、分清主次,统筹规划
如果把生活比喻成一棵大树,那么时间就是滋养它的养分。养分供给量有限,如何让它更好地输送到我们需要的地方,就要进行一番剪枝裁叶——砍去不必要的细枝末节,留下最重要的部分,确保养分的充分供给。
那我自己来说,首先是要确保平时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对得起工资、对得起老板,更要对得起自己。其次再按医生的要求,保证按时回诊,积极配合试管步骤。接着,维持每周两次有氧、一次无氧的运动频率;维持至少三四天更文一次;还得自学日语、巩固英语。最后,才是追剧、看小说的闲暇时光(最后这一部分往往只能到周末才能享受了 ㄒoㄒ)
把自己生活重心梳理一下之后,自然能明白主次之分,再按比例分配时间,也将更合理。
当然,这并非一成不变,而可按需变动。比如今天是我取卵、移植的日子,只能先向单位请假;比如快到日语等级考试的日子,自然也会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备考之上。
2、形成仪式感,叫醒你的生物钟
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将事情按部就班地安排好。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形成一定的仪式感,形成自己的生物钟。
比如工作日我固定6点半起床,测基础体温,洗漱完毕后边刷一刷公众号的文章边吃早餐,再按时出门上班。每周固定两天晚上的单车课、周末一次的私教重训。
这些就是我自己的生物钟,每到这个日子,这个点钟,身体会自动地条件反射,不用再浪费时间纠结彷徨,完成起来自然容易多了。
3、动用一切感官,培养“一心二用”
一分钟就是一分钟,客观的时间上无法拆分使用,那我们不妨试试培养自己“一心二用”,将主要感官与次要感官一起开启,增加时间利用率。
具体而言,比如我平时下班会特地沿着公园快走半小时回家,在这段时间我会边听一些外语相关的音频,比如艾力口语团、TED演讲、日语课程等,让听觉变成这个时间段的主要感官,将主要精力分配到听力上,其他就只需要维持一定速度的步行即可。相类似的还有边看片边绣十字绣、边坐公车边构思文章等等。
但特别提醒,这务必都是要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可别一边开车一边打字聊天,拿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开玩笑。
4、懂得“利其器”,更加“善其事”
如果能善于利用好各种工具,同等条件下,也许能节约更多时间、提高更多效率。
比如选择可预约功能的电子锅,前一晚设定好预约时间,第二天早上不用提早起床开启,睡醒便能吃上热腾腾的粥。比如上个月我新买的无线吸尘器,极大减轻了工作量,提高了扫地效率,还让家务也产生不少乐趣(此处应设置广告位 ^_^)。
谁说寸金难买寸光阴,花上适量的人民币,买到合适的“利器”,将可节省的时间尽可能地压缩,又能进一步增加咱们时间的利用率啦!
作为没有时间再去学时间管理的小白,也只能浅显地想到这些。
虽然仍然觉得每天的24小时着实太短太短,但还是不舍得再进一步压缩自己的睡眠时间。毕竟这是女人的美容时间、养卵时间哦~~
那就先写到这里吧,欢迎大家一起留言补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