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是个万能的润滑剂,在电梯里,通过和小孩的互动,接着能和家长聊起来;在朋友的聚会中,从小孩的话题开始,饮食、衣服、玩具、动画、幼儿园等各种话题会是进入深度聊天的引子。路上,遇到了一个同事,一路就开启了聊孩子的模式,她家小朋友一年级了,现在进入暑假生活,但是和正常上学期间的排程差别不大,书法、舞蹈、游泳等兴趣班排得满满当当,晚上依然是近10点钟才能睡觉。经过一年的小学生活,状态和幼儿园不同了,现在比较自律,自己会安排时间做作业,会主动地去参与各种兴趣班。接着我们的话题就继续深入到中考以及高考,她之前的规划是去再购置一套名校学区房去上初中,但是最近了解到一直关注的学区房出了新政策,只有小学一六年级在对应小学读书的小孩才可以进入,中途在其他地方读过小学的不符合入学标准。因此,她的目标又转向了家附近的一所区重点中学,并去交结了在这个学校读书的家长去了解动态。在这所中学中,高中会筛选优秀学生进入尖子班,并且进一步考核和继续筛选,选出最优秀的名额送入衡水中学读2年。听到这里,就不太明白了,为什么要送入衡水,这个项目的意义在哪里,千里迢迢地送入陌生的跨省跨地域的学校读书。搞不懂学校联合的母的是什么。
可能,衡水中学在很多学生和老师的眼中,都是一个神话吧。我们高中时期,学校每年都会组织老师去衡水中学学习,回来之后,在课堂上,老师们就会滔滔不绝地讲在衡水的所见所闻,当地学生几点起床,如何跑步去教室,吃饭只用几分钟之类的,然后就是考试的各种指标......紧接着就是我们也去效仿一些做法,去挤短休息的时间,空出更多时间看书,中午不回宿舍休息,就在教室里趴十分钟,剩余时间就是算题;晚上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书,吃饭的时候,脑子里还在记着单词,上厕所的时候也背着公式,用压榨的方式痛苦地学习着,一天又一天地过着紧张而没有自由可言的生活,看着高考倒计时,就是一个字:熬。对于普通人家的小孩,高考是一个改变的机会,就是这种想要改变命运的信念支撑着我们一路坚韧地熬下去。
如今,回望那时候的生活,很感慨,如果重新来一回,我不会去那么做。方法和效率是至关重要的,要去寻找正确的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去掌握核心的知识点和考点。不要因为周围人的焦躁而坐立不安,看到别人在看书,自己不看书都睡不着;同桌做额外的习题集,不去考虑自己是否已经掌握了那些习题,是否是在做重复的无用功,就直接随大流也去花大量的时间做那些很熟悉的题目。用心吃饭、按时睡觉、找正确的方法提高效果是更重要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