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搞篆刻还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大学》中提出:一个人的教育出发点是“格物”与“致知”,就是说,从深入地探索物体而得到知识。《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就是使人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四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然而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就被淹没了,我觉得格物致知的精神,不但在教育事业中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艺术追求中也是不可少的,在物欲横流的多元化的今天,艺术之路也是千变万化的,我觉得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的《大学》里所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个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艺术)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艺术的深入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目标地探索这漫长的艺术之路,从而才可以“格”篆刻而“致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