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凤眼蓝花》
独向江湖老此身,飘蓬冷雨任浮沉。
肚如弥勒多含笑,根系污淖屡上心。
绿腊铺成天海路,娇颜锁住碧烟痕。
如今天下皆相恶,可叹乡人不识君。
凤眼蓝又名凤眼莲、水葫芦、水浮莲、水葫芦苗、布袋莲、浮水莲花等,雨久花科凤眼蓝属浮水草本植物。由于此特种系外来生物,故中国诗坛中从夏开始到民国结束,找不到一首咏水葫芦的诗歌,这对凤眼蓝花来说感觉很不公平。
凤眼蓝最早作为净化水质,处理污水而引进的水生植物,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过不过磨灭的贡献,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此植物生命力过于旺盛,凡有水之处便能疯长,导致国人对其特别厌恶,大有去之而后快的恨意,导致人们对凤眼蓝态度出现180度大反转的原因与国内的专家所发挥的作用密不可分,老夫试为大家解读之: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在农村普遍靠养猪致富的年代,凤眼蓝不仅不被人嫌弃,反而是农村人的宝贝,因为这种植物是最好的猪饲料,当时由于需要大量的凤眼蓝来喂猪,农村池塘水边凤眼蓝生长速度远远比不上打劳的速度,在农村被捞光之后,很多农村人开着拖拉机跑到县城周围去捞这种草,后来,在专家的干预下,农村开始禁止养猪,这种凤眼蓝就逐渐被遗弃,导致这种植物一下子遍地发展,成了灾祸,呵呵。
《五律·凤眼蓝花》
凤眼出蓝莲,江湖种雨烟。
何须分贵贱,足以沃良田。
绿叶肥牛马,根须净圣泉。
时人不识玉,弃与路边蔫。
二零一五到二零一八三年中,我在江西定南工作,其时多有闲暇,钓鱼便成了消闲最好的出处,定南有大河,其河面上铺满凤眼蓝花,远远望去花燃如煜,让人生出天堑变通途之惑。其垂钓之时,须时时将聚拢过来的凤眼蓝捞起来晒于路边。二千年后的定南农村,已无人饲养家禽家畜。面对如此丰富的植物饲料资源,当地农民也只剩一脸苦笑。
据说国外某个机构,找到了一种昆虫,专门以凤眼蓝作为食物,这种昆虫叫“象鼻虫”,目前不知道国内是否有引进,解决凤眼蓝泛滥成灾的问题估计只能靠生物技术实现了。
PS:网上找到一首咏凤眼蓝的七律,其名不详,暂以无名氏名之,兹录如下:
《七律·咏凤眼蓝花》
浮生水草积污除,布袋莲开锦绣铺。
一朵蓝花睁凤眼,三枚绿叶挂葫芦。
漂洋万里巴西客,饮誉八方镜泊湖。
慷慨解囊酬百姓,激情挥笔献千图。
为尊重作者版权,在此特将此诗的链接附于此,如有冒犯,请联系本人删除,http://blog.sina.com.cn/u/139175860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