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出生,都没有名字,父母怀着美好的愿望给我们取了名字,从此我们都有了名字。
从出生开始,我们就有意和无意地模仿周围人的言语行为。妈妈一遍遍地说着话,然后引导我们来模仿,跟着学。这是最初无意识的学习。
慢慢我们长大了,开始学习知识和生活的能力,然后,我们有了自己的欲望和目标,学会了喜怒哀乐。我们不再无意识地生活,想拥有得越来越多,不仅仅满足温饱而已。
我们上半辈子的生活,活在父母的希望中,被身边人指引着向前。只有在独自一人的时候,我们会感到自由和轻松,看窗外飘零的落叶,看寂寥的星空,心中常常有些失落和迷茫。
后半生我们从零变成了一,头脑逐渐变得睿智,但身体却开始走向衰老。我们变得患得患失,想的多,敢去做的少。此时的我们深感力不从心。年少的初生牛犊的气力,都被安逸度日的心态逐渐磨灭。
在生命的最后,无论我们是否对活着有留恋,生命无论美丽或丑恶,灵魂无论高贵或卑微,生老病死,从无到有,最后都尘归尘,土归土,从一到零。
很早的时候,道家就领悟万物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皆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后来这种思想形成了道家法则。
道家法则解释过,人在修道时从零开始,不可能一次完成,要进行永不停息的修炼,即便修得完满后,还必须继续保持道德的不流散,才能获得道的觉悟,学会用道的法则延长生命的精神领域。
道的法则是无为,天下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循环往复。人能做到自然无为也就进入得道之境了。
我们出生后,就开始对生命探索和索取,长大后会有很多的欲望,会贪慕荣华富贵,但只有少部分人认识到了荣华富贵终归恢复为无。在繁华美景当前时,他们泰然处之,心怀远大,最终达到道的境界,修得圆满。
即便如此,修得圆满后并不是说结束了,如果无法继续保持对信念理想的坚守,则又会进入到从无到有的循环往复之中去,所以保持对理念的坚守是十分必要的。
小到一粒尘土,远到宇宙中一颗遥远的辰星,从古到今,从人类的出现,一个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无一不是从无到有,从零开始,最后都归一。
无论是无还是有,是零还是一,过程决定结果。不念过往,不畏将来,以新的姿势重新出发,这是生命最好的模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