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野夫的《身边的江湖》一书,心生悲愤,对那个时代不可把控的命运的无奈与悲悯。
我外公一家也曾是文革的受害者,外太爷辛辛苦苦不舍吃穿攒下的一分一毫拿来买的几亩薄田,就莫名的背上了地主成分。一群代表正义的红卫兵冲进家里,东西砸的砸,充公的充公,犹如鬼子进村般。
那会外婆正在坐月子,熬好的一锅米粥没来得及吃,一脚被他们踢翻了。外太爷被绑出去批斗,几天后当场暴命,家里连夜用草席裹着抬出去埋在荒郊野外,连个碑都不敢立。外太婆残留了半条命,没多久也跟着去了。外婆也被抓了起来,双手绑着绳子吊在村里祠堂的正梁上,全身浮肿,生不如死。
外公也是落下了一身病痛,四十来岁就没了,生前还动过几次大手术。后来生产队分工每户要出一个壮丁修水库,外公体弱干不了重活,我妈15岁就撑起家里的担子,顶替她父亲去队里干活。
我的童年是跟外婆长大的,她是村里公认的好人,明事理贤良淑德,从来不道是非,不与人为恶。可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一生她受了多少苦难。
她的父亲是个酒鬼,不养家亦不善待妻女,母亲在她五岁时对人世心生绝望,跑到山上庙里削发为尼,一生向佛至死。五岁的外婆被母亲托付在亲戚家寄养,俗称童养媳,可那未来的婆家对她并不好,非打即骂,小小年纪每天干重活还不给饭吃。
几月后,母亲从山上下来探望她,她抱着母亲哭得撕心裂肺,母亲不忍,只好带她离开那家人。可是山上并不允许孩子寄养,母亲无奈,又把她托付给了另一家远方亲戚,那就是我外公家。虽家里也穷,好歹对她不算刻薄,算是安定了下来。
16岁与我外公成亲,眼看着日子一天天要好起来,文革的风刮来,又遭了无妄之灾。从童年开始,苦难接蹱而至,一生几未断过。可我从来没有听她诉过苦,埋怨过命运的不公,连对那个小小年纪就弃她不顾,自顾遁世的母亲,也丝毫没有过怨言。
记忆中,在我十多岁前,外婆还会经常去山中看望她母亲,我姐姐比我年长几岁,走得了远路,外婆会带着她前往。那时的我,总希望自己快点长大,好陪着她一起去看她妈妈。外婆再老,她也是一个需要妈妈的人。
2001那年,我独自去了一趟山里,那时外婆刚走没多久,而她母亲也先她一步逝世。庙里的主事老爷爷领着我走了一段路,指着一个坟头说,这就是你外婆的母亲。我立在那里,泪流满面,还没有等我长大,她们就永远的离开了。
那时的我,也正在经历我人生中的一场文革,每每在肝肠寸断绝望的夜里,就会想起外婆的坚韧,想她受过的苦,想她临走那一夜,曾来我梦里对我说,“我走了,你以后要好好照顾自己。”我就有了咬牙继续活着的勇气。
从小她教会我的善良品格,是我一生都值得骄傲的。她对我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我的母亲,在我的整个童年与少年时期,她也是唯一带给过我温暖与爱的人。
这本书,我前后看了三遍,每次看到一半就不忍看下去,必须停下来喘喘气才能继续。
柴静说,野夫的笔端有让人害怕的感情,连看的人都被这深情和痛苦吓怕,不敢深入到这样的感受中去。人和文字都使到十二分气力,不留余地,蛮力拽动情与仇,乐与怒。
也只有经历过那个时代锥心的苦痛,才能将情感刻画得如此入骨入血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