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小卜笔记读书
《心安即是归处》季羡林 小卜笔记

《心安即是归处》季羡林 小卜笔记

作者: 汤太咸啊 | 来源:发表于2021-11-06 20:40 被阅读0次

很久以前读了这本书,简单记录了一些内容,大师老年之后的心态是真的好。

  1. 描述在延吉吃了一条鱼,抨击现在学术界以及官场溜须拍马的现象,但是几千年下来不都这么做的么?史记,三言二拍等等描述有时候虽然抨击了这个现象,可是何尝不是教导人们学习这一套呢?写出来便有人能够学习,呵呵。
  2. 我一向主张,对小孩子和小动物这些弱者,动手打就是犯罪。我常说,一个人如果自认还有一点力量、一点权威的话,应当向敌人和坏人施展,不管他们多强多大。向弱者发泄,算不上英雄汉。
  3. 有人说“九十九分勤奋,一分神来(属于天才的范畴)”。我认为,这个百分比应该纠正一下。七八十分的勤奋,二三十分的天才(才能),我觉得更符合实际一点。我丝毫也没有贬低勤奋的意思。无论干哪一行的,没有勤奋,一事无成。我只是感到,如果没有才能而只靠勤奋,一个人发展的极限是有限度的。
  4. 突出的是因地而异,“地”指的首先是东方和西方。在东方,比如说中国和日本,提到自己的文章或著作,必须说是“拙作”或“拙文”。在西方各国语言中是找不到相当的词儿的。尤有甚者,甚至可能产生误会。中国人请客,发请柬必须说“洁治菲酌”,不了解东方习惯的西方人就会满腹疑团:为什么单单用“不丰盛的宴席”来请客呢?日本人送人礼品,往往写上“粗品”二字,西方人又会问:为什么不用“精品”来送人呢?在西方,对老师,对朋友,必须说真话,会多少,就说多少。如果你说,这个只会一点点儿,那个只会一星星儿,他们就会信以为真;在东方则不会。这有时会很危险的。至于吹牛之流,则为东西方同样所不齿,不在话下。

相关文章

  • 《心安即是归处》季羡林 小卜笔记

    很久以前读了这本书,简单记录了一些内容,大师老年之后的心态是真的好。 描述在延吉吃了一条鱼,抨击现在学术界以及官场...

  • 猫看人间百态,怎么想?

    读季羡林的《心安即是归处》,对扉页上的 因为世事无常 心安即是归处 愿你历经沧桑 永葆天真模...

  • 读书有感

    读书有感 语言大师季羡林先生的《心安即是归处》读...

  • 季羡林《心安即是归处》

    读这本书,无外乎两个理由,一是作者,二是书名。书名很有禅意,作者更是智慧的象征,他的思想自然值得学习。 对于人生,...

  • 季羡林《心安即是归处》

    爱上读书,就在一瞬间。有了督促,有了自律,越读越喜欢。以前总是被朋友圈、公众号里推荐的小说吸引、诱惑。开始看之后又...

  • 《心安即是归处》——季羡林

    基本情况 个人评分:⭐⭐⭐⭐⭐ 第一本季老的书。读的时候当真体会到了他一直强调的“真”,言语和思想都很真实很真诚,...

  • 季羡林:心安即是归处

    这几天集中看季羡林老师的散文集《心安即是归处》,是季老在耄耋之年对人生的种种感悟! 羡林经历过人生的大苦大悲,生命...

  • 季羡林:心安即是归处!

    喜欢白居易的诗句:“扬鞭簇车马,挥手辞亲故。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更喜欢季羡林先生的《心安即是归处》。 这本...

  • 心安即是归处,自在方得清闲

    今天读到了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文章:《心安即是归处》。特喜欢其中的这一句:心安即是归处,自在方得清闲。 恰好和...

  • 读季羡林《心安即是归处》

    最近在读季羡林《心安即是归处》。初识季羡林还是在大学时期,那时,同宿舍的一个北京女孩非常喜欢读书,每每从家里带来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安即是归处》季羡林 小卜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eaj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