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前两年刚开始学习读书的时候,那时的老师说过一句话:文化很多时候都是相通的,儒释道文化的代表作《论语》《道德经》《金刚经》,其核心是相似的,当我们通过持续学习,能够以经讲经时就会明白。
当时因为自己读书少,理解不了这句话的涵义,既然跟随老师学习,就做个听话的学生,从《论语》开始读,接着是《道德经》。那段时间还把《老子的心事》也大致看了一遍,但迟迟没有读《金刚经》。因为一旦涉及佛法,就感觉属于非常神秘高深的文化,也是被佛教的庄严外相束缚了,没有实际了解就妄下结论。后来有缘读到《佛陀的智慧》,才打破了自身的束缚,进而喜欢上了这种文化。
《老子的心事》之前读的时候,没有真正深入进去,仅仅是作为了解,也没有特别深刻的印象。今天再读,尤其是读到24页的一句“《金刚经》中说‘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还有后面29页中引用《金刚经》中的话,来解释《道德经》的内容时,突然间就记起并理解了当初老师说过的话。
雪师在写作的过程中,就是在用佛家的智慧来解释道家的一些东西,它们指向的都是同样的东西,它们都是相通的。但是当我们的认知达不到的时候,可能就无法体会这种文化的乐趣。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读书读不进去?就是因为读书时功利心太强,感觉读一本书必须要能解决眼前的问题,满足欲望的追逐,否则就读不进去。但是当物质生活越丰富,缺乏精神上的追求,心灵就被束缚得越紧。当我们真正明白文化带给我们的是什么样的东西的时候,才能静下心去好好读书。
相通的文化预示着只要有一门深入,都能实现精神的升华,前提是要在行为上实践学到的内容。雪师把自身的修证经历,化为笔下的文字,传递着文化的清凉,愿我们有缘人能够感恩遇见,珍惜当下的拥有,做文化的传承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