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灵之约
作家穷其一生都是在寻找童年的心灵创伤

作家穷其一生都是在寻找童年的心灵创伤

作者: 蕭鍾傑 | 来源:发表于2020-01-03 15:29 被阅读0次
    痛苦往往不是最深的,却是最让人难以抹掉的。作家终其一生都在寻找拯救自己的良方。

    图片由摄图网个人授权,请勿转载。

    01作家本身

    “作者”二字其实是一个特殊的字眼,在一般人看来,作者是那种舞文弄墨,儒雅、谈吐具备的一种人。然而,这是错误的一种看法,作者之所以是作者,有它本身的定义,“作”是个动词,有所创造的,“者”则是人物本身,结合这两点,就是握着笔产生创造的人,这是作者本身的解释,不包括上面所说的举止端正或者说是儒雅,因为能拿起笔创造的人我们称之为“作者。

    再来说“作家”二字,作家和作者两者截然不同,重点在于“家”这个字上,所谓家就是家庭,由成员组成,而文学本质不光是家庭,它更多在于作家个人本身,有思想、责任、社会、精神,有所作为的人。但是,更多倾向于作品本身所表达的思想和传递的一种精神。像老舍,席慕容、莫言、余华……这些不只是个人,而且作品本身已经奠基了他们的地位。

    作家无论过去还是现代,都有自己不愿提起的“痛楚”,童年是伴随作家一生的疾病,有的真值年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有的则是痛不欲生抑郁寡欢,这些都是童年时期留下来的心灵创伤,直到少年时期这种阴影更加强烈。然而他们都在呕心沥血的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把自己的过往用作品来填补,即使填补,也无济于事,就像年轻作家【林奕含】用毁灭肉体的方式来完成最后一次书写,用抵抗话语权抵达自己的精神圣地。最后才创作出《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由于对亡者的尊重,细节不在过于细说。

    02童年悲剧

    童年对于普通人或是作家来说,都有相同之处,孩童时期的遭遇,让他们对眼前的认知刻骨铭心,以至于成年后无限放大,最终导致人格方面的缺失,酿成抑郁自杀的悲剧。然而作家自身更多追求的是精神领域,通过作品来寻找,书写,无法逾越的障碍,即使有些作家通过作品来麻醉自己,抑郁寡欢,也无济于事。那么,有什么办法会终止这种悲剧呢?很显然,无药可救。

    这听似不可思议的言论,但这就是事实,如果身体上的缺陷或者疾病,多数可以治疗,那些与疾病作斗争的作家,他们的精神和肉体是两种形态,更多在意自己的精神领域是否充盈和满足。比切肤之痛更难以治疗的心灵创伤,或许是个悲剧,作家们寻寻觅觅感受这世间的冷暖,寄居在晦暗的精神避难所,他们也渴求幸福的降临和诞生,现实中如果没有所预料的感悟,通过书写来达到自己的心愿,不过,这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03哲学铸就

    西方著名哲学家,尼采曾说过“你遭受了痛苦,你也不要向人诉说,以求同情,因为一个有独特性的人,连他的痛苦都是独特的,深刻的,不易被人了解,别人的同情只会解除你的痛苦的个人性,使之降低为平庸的烦恼,同时也就使你的人格遭到贬值。”尼采的童年是痛苦的,因为家庭的变故,父亲和弟弟相继离世,跟随着母亲在自己娘家,然而,由于女性家庭,他从小沉默寡言,十分内向,这些经历使他成年后,变得抑郁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敏感脆弱的人。

    孤僻的性格,在尼采年仅二十八岁创作出《悲剧的诞生》这部作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他异于常人的想象力在这部著作里得以发挥,尽管这是他的第一部著作,他坚持遵循自己的哲学理论,想用自己的艺术色彩拯救自己的人生。然而,在尼采45岁时,因为忍受不了长时间的孤独和折磨,失去了理智,最终因发疯去世。

    一代著名学家,就这样陨落神坛,可想而知,这种悲剧不是我们每个人都愿意承受的。童年之痛之所以无形,它生根发芽,像一颗难以剔除的肿瘤寄居在人内心中。他们的著作犹如一株圣洁的雪莲,在严酷的环境中顽强生长,使人感受到它的温暖和自强不息。

    作家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自己,寻找自己那卑微却永恒的爱,童年可以成就一个伟大的作家也可以毁灭一个无法痊愈的心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作家穷其一生都是在寻找童年的心灵创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ebz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