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四年,读哪些书让你显得有思想

作者: 闭眼唱歌 | 来源:发表于2016-06-19 23:57 被阅读46474次

    最近有很多读者在后台问我平时都读些什么书,读什么书才能让人感觉自己比较有思想。所以我决定写一篇这样的书单,总结一下,除了畅销书,大学四年还有必要啃哪些书,哪些书又会让自己显得比较有思想。

    一、当代中国纪实

    在我看来,当代中国纪实的作品是必读的。

    人生是条单行道,你出生在这样的社会阶层,不知道上层人、底层人过着怎样的生活。你做了会计,不知道律师是怎样生活的,你在国企朝九晚五,不知道创业者过着怎样的生活。

    当代中国纪实类的书,能让你从宏观的角度审视变迁中的中国,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多种生活方式,原来自己现在的状态不是所有人都在经历的,他们可能有完全不同的人生。

    从宏观上看中国的变迁,你会觉得现在的很多现象都是正常的,比起几十年来的野蛮生长,自己经历的都算不了什么。

    当代中国纪实类的书,我推荐三本。

    《寻路中国》


    第一本是美国作家彼得海斯勒的书——《寻路中国》

    彼得从20世纪末来到中国四川,在那里为学生讲课开始,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在他探寻中国的十余年光阴中,他开着车,从北京到甘肃,从四川到浙江。

    从他的描述中,你能感受到一个来自西方文明的人看到中国现代一些难以想象的落后的时候产生出的巨大的震惊。

    这本书最难得的地方就是他把这种震惊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不带任何感情,他就好像你的一双眼睛,带你穿越回20世纪末,21世纪头几年的中国,看看那个年代是什么样的。

    《江城》

    第二本书是《寻路中国》的姊妹篇——《江城》

    按照写作顺序来说,《江城》是要比《寻路中国》更早的,它写于中国四川的一个小地方——涪陵。

    读一个外国人写的中国纪实类书籍,最大的好处就是他能带你进入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中,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看中国。你会发现,原来很多自己习以为常的东西,在外来文明看来是那么唐突。

    这也就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渊源流传的原因。

    《看见》

    很多人读过这本书。

    这本书火起来的时候我还在上高中,没时间读。大学想多读点书,但因为这本书是畅销书,我就一直没买。后来看到各大网站的排行榜推荐榜上都有这本书,就决定还是买一本看看这个叫柴静的记者到底有什么本事,能写出什么样的书。

    读完之后,我对畅销书的看法有所改变。我的评价是这本书值得上排行榜,值得一买。

    《看见》记录了很多当代中国的社会问题——家暴、同性恋、嫖娼等等。不同于海斯勒的记述式写法,柴静在书中添加了很多自己对这些现象的理解。

    《看见》畅销的另一个原因是语言。

    柴静对语言的掌控真的高人一筹,很多金句让你感觉非常通透,说出了你多年以来说不出的话。

    【当代中国纪实】

    推荐理由:从宏观的角度理解中国,会让你豁然开朗。

    二、社会学

    这类书我是最近在注意到的。

    百度百科对社会学的定义是【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事实(客观事实:社会行为、社会结构、社会问题等;主观事实:人性、社会学心理等)的拥有多重范式的学科。】

    像很多人一样,我之前多社会学这个词是敬而远之的,虽然我并不知道它是什么。但当我翻开社会学的书决定了解一下这个高端名词是什么的时候,我发现它其实很有意思。

    读了社会学,你会明白有很多东西是不能像理工科那样严密推导的,有很多东西是说不出为什么的。人类社会就是这样的,这是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东西。研究社会学,就是从宏观上研究人类的整体行为。

    《金钱不能买什么》

    这本书的作者是哈佛大学社会管理学讲师,迈克尔桑德尔。

    主要从道德的角度,和市场思维来了一次正面碰撞,告诉我们,其实有很多领域是不适合市场思维入侵的。

    读社会学的一个好处就是,以后我们在面对一个社会事件的时候,懂得从不同的出发点看待一个问题。之前我在看到一些热点新闻的时候,只能应激反应式地做出一些回应。

    但现在,我开始懂得从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分析一件事,这让我变得更加客观,不免受到人的应激反应的影响。

    《公正》

    这本书也是桑德尔写的,而且要比《金钱不能买什么》更好一些。豆瓣评分9.1分。

    桑德尔的书让你想起了一个在这个拜金时代人们羞于提及的词语——道德。让我们想起,还有很多事情是不能用简单的逻辑推理和经济学思维来衡量判断的,人类几千年来约定俗成的道德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判断标准。

    当然,这只是社会学的冰山一角,这是一个庞大的分类,不需要皓首穷经地研读,但总应该打开那么一两本,它会让你感受到认知水平的升级。

    《批判性思维》

    这本书多多少少有点学院派了,但确实能让我们知道,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多重要。

    在这个自媒体遍地的时代,人人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很多大V也开始利用自己的知名度赚钱,他们发出的声音也变得不再中立,客观。

    我们需要这样一种思维,告诉我们,面对信息洪流,怎样才能形成自己独立的思维而不被大环境左右。

    这本书不是一本睡前翻两页就能读懂的书,但大学四年,总应该啃两本难啃的书的,不然怎么对得起这四年时光呢?

    【社会学】

    推荐理由: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社会问题,能让你更理智。

    三、谈人生

    这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

    很多人不喜欢谈人生,觉得这有大有空,今天晚上千条路玩玩条路,明天还是要该干什么干什么。

    其实,越是那些对谈人生嗤之以鼻的人,越是不能把握自己人生的。羞于谈人生,是因为我们平时消费了太多低质量的“人生文化产品”,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谈人生。一些微信上的热文,不过是文化生产商为了迎合人性而产出的次品。

    文化产品是针对不同偏好人群的集体意淫。

    而真正对我们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有所帮助的书却被我们忽视了。

    《没有如愿以偿的人生》

    杨时旸老师的新作——《没有如愿以偿的人生》

    这本书可以说充满了大道理,谈的都是人生的终极话题。但逻辑严密到你无法反驳,愿意坐下来,听听过来人跟你谈谈他眼中的人生是什么样子的。

    在谈及为什么中国人总喜欢“随大波”的时候他这样说:“中国人有一种‘集体操综合征’,人们总是习惯于在同一时期做出同一种姿势,来维系自己脆弱的安全感。”

    在说道中国教育让人们难以认清现实的时候他说:“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一直陷于一种乌托邦式的教育中,未能还魂,始终没能分清现实和理想世界之间那条微妙的界限。”

    杨时旸老师是《中国新闻周刊》的总编,最初知道他是在豆瓣上。被他犀利毒舌却又无法反驳的言论吸引,买了他的书,又被他灌了一杯浓郁的鸡汤。

    【谈人生】

    推荐理由:越是不愿意提及人生话题的,越是无法掌握自己人生的人。

    四、进步方法论

    经常在知乎上看到这样的提问。

    “为什么我这么努力还没成功”“怎么才能合理地努力?”“为什么高中有很多人非常努力却还是高考失败”

    进步方法论这类书籍就是回答这样的问题的。这类书让你学会系统地学习,如果你能执行力足够强,按照这样的思维模式、方法论一点一点践行下去,提升是早晚的事儿。

    《把时间当做朋友》

    这本《把时间当做朋友》是李笑来老师的作品。李笑来可以说是中国在斜杠青年这条路上走的最远的人了。

    在新东方教英语,写作,天使投资中国比特币首付,什么都玩,什么都能玩出名堂。这背后反映出他做事一套独特的方法论。

    比如,李笑来从来不过春节,而在自己觉得累的时候给自己放一个长假,他坚持能用金钱解决的东西就不花时间。字里行间,你能感受到这是一个行动派、实用派的人。没有鸡汤中那些无病呻吟的矫情,他告诉我们,只要这样做,一定会有长进,前提是你能按部就班地执行下去。

    《精进:如何做一个厉害的人》

    采铜老师新作。

    从标题你就能看出来,不写用不着的全是方法论层面的干货,按照我的玩法一步一步走,教你如何成为一个厉害的人。教你怎样把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一步步分解开,最后变为可能。

    我以前也觉得这样的书没必要看,觉得做事不也就那么几种方法嘛。他的方法再高明又能高明到哪里去呢?但看了之后才明白,自己有的时候真的是在做无用功。

    【进步方法论】

    推荐理由:升级方法论,事半功倍不是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学四年,读哪些书让你显得有思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lab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