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是在哪里看到了一句话,大体意思是如果你想了解一个人的思想,要么去听他演讲,要么去看他的访谈。
今天我看了董宇辉的两个访谈:一个是作家毕淑敏,一个是作家蔡崇达。
在我读高中的时候,就知道毕淑敏,距今差不多已有三十年之久。那时读了不少她的文字,尽管大多都不记得了,可是这个人却从那时就走进我的心里,无论什么时候,只要说起中国的女作家,比如:张晓风、池莉、毕淑敏、陈然、铁凝、席慕容……她总在其中。
虽说读过她不少的文字,对于这个人的经历却是一无所知。通过看她的访谈,知道了她曾在西藏当兵11年,做了20多年的内科医生,后来又攻读的文学硕士,游历过南极和北极,去过非洲旅行……
不说那200多万的文字,单单这份经历,是多少人可望不可及的。
一个人怀揣梦想、勇于冒险、敢于出发,从某种角度来说,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榜样,一种力量。
说实话,相比于毕淑敏,我更喜欢蔡崇达。
这个名字曾翻到过N次,每一次都被我轻轻滑过,滑过的那一刻,我对他莫名地有了定义,不过是被疯狂的粉丝捧红的网络达人罢了。
包括他的作品《皮囊》,N次看到,N次错过,只因为那个害人的潜意识,让这本书也被我轻薄。
直到前几天,在东方甄选的直播间看到了蔡崇达,他原本轻飘飘的份量才稍稍被加重。
但看到他那张毫无特色的脸和一脸近乎拘谨的木讷,我又一次不经意地指尖一划。
直到把他的访谈看完,我才发现所谓的潜意识实在害人。原来他细腻、深邃、本真、坦诚、笃定、有力量……
好几次被他感动,比如他所说的“故乡安置不了肉身,他乡安置不了灵魂,我们注定要过相互撕扯的人生。”
记得读大学时,魂牵梦绕的是家乡的老屋、泥泞的乡下小路、撒欢的田野和日渐老去的爹娘;可是一旦回到家乡,又不堪忍受心灵的贫瘠与孤独,家乡的落后、家乡人单调如一的生活,无不让我绝望……
那些年的纠结、迷茫和彷徨,如影随形,让身心俱疲。原以为那只是我一个人的状态,谁成想蔡崇达一语点醒梦中人,这是一个时代的状态,是三亿人的撕扯。
还有他把“故乡”和“远方”的比喻,也让我多少年的惆怅顷刻释怀。
“我”是一棵小树苗,长在故乡的泥土之上。也许这块土地不够肥沃,但他倾尽所有给予我所需要的营养。因为有他,我才能生根发芽,才能长高长大,甚至是枝繁叶茂。
“远方”就是我想要的天空,它广博高远、它包罗万象、它甚至精彩绝伦……它包含了我内心里的渴望。
“远方”能给予我的,“故乡”却不能;“故乡”的付出以及与我千丝万缕的牵绊,是“远方”是永远无法企及的。
所以做好这棵树,努力从脚下的土地汲取营养,让自己长得更加高大粗壮,去探索更广阔的天际。
还有他谈到了所谓的“写作技巧”,就是全身心地调动所有感官,去看到、去感知、去体会、去关照你所关注的人或事。
从他的嘴里,你明白文字不是简简单单的写写画画,而是肉身与思想、灵魂的高度契合与统一。
或许,这就是作家思想的高度与内心的细腻,让我突然明白,他才是一束光,一束充满智慧的光。
看见光、追逐光,愿自己也能被照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