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与关系:我与草儿的区别
老魏说,我是认识型(或说思辨型)的,草儿是关系型的,关系先于认识。
很佩服老魏这点,命名很准确。格格起初还不太适应,以为这是贴标签。但随着交流的深入,格格也很快明白,命名是对一个人本性的判断,而标签则是肤浅的刻板印象。
关系型的人,对世界的认知基于体验;认识型的人,对世界的认知基于原则。关系型的人,要把自己投入到世界中,才能把握世界;认识型的人,要保持与世界的距离,才能把握世界。用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刘邦是关系型的,关系导向行动,因此适合做帝王;张良是认识型的,认识导向思辨,因此适合做帝师。哈姆莱特属于认识型的,但命运却将他放在了王子的位置,他延宕的行事特点正源自他认识的本性。
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中,关系型多于认识型。就周围熟识的人而言,草儿、3.8度、富超都属于关系型的,而唯独我属于认识型的。关系型的容易与周围的人形成融洽良好的关系,然而也常常陷于关系中,浪费太多精力;认识型的苦于与他人的疏离,显得冷漠,缺乏人情味儿。因此,他们都适合做班主任,而我就不适合。
曾写过一篇《我就是一个情绪垃圾处理器》,写的是我为草儿处理情绪的事情。草儿的很多情绪便来自己于与周围人的关系,尤其是学生。她为学生懂事、进步而开心,骄傲,也会为学生的错误、不上进而伤心、生气;开心、骄傲的时候自然听听就好,不开心、生气的时候,就得帮她理理关系了。比如她班的一个学生(某组组长),因为本组被扣分较多而生气,而不扫卫生,她就会因学生的不懂情理、缺乏领导风范而着急生气。我就会和她分析,作为组长,自己组被扣分而生气,是很正常的反应,说明他在乎,希望本组最好,这颗本心是值得鼓励并赞扬的,这是前提;进而,需要告诉他的是,为了让本组更好,需要采取怎样的办法更合理有效。学生需要指导,而非批评。草儿行动力很强,第二天就把事情处理了。
但问题是,草儿做班主任比我做得好,为什么?因为她和学生在一起,学生信赖她。而我,永远都不会与学生发生冲突,不会因学生而生气,也不会因学生而开心,唯一的成就感来自于因自己的专业而促进学生按照他的节奏进步,成为他独特的自己,而痛苦则在于,自己远远不够专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恼,3.8度有,砺石有,多是关系中的烦恼,注重关系容易融洽关系,也容易陷入关系,而我,超脱关系,也容易疏远关系。任何本性都有利弊,关键要警惕自己的本性带来的对世界的伤害。
我有大把时间读书写作,也是因为我能不纠缠于关系,因而能沉浸在自己的事情中。
我常常和草儿说,即使这个世界上只剩下我一个人,我也能很好地活下去,你和犇犇也要如此。我们仨就是这样,工作时间,各自忙碌,回归生活,一起享受。
关系,还是认识?这不是一个问题,问题在于如何按照自己的本性生活得更好,并顺带为这个世界创造点儿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