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修行盲区-“过于慈悲”是病,需治!

修行盲区-“过于慈悲”是病,需治!

作者: 步步爱疗愈 | 来源:发表于2017-05-10 22:58 被阅读0次

        如果我们对自我行为产生了评判,就陷入二元对立,然后就拼命演出“好”的一面,把坏的一面深深藏在心里,这样就陷入了修行的误区。

火星天平的我,体会很深。

        想要当一个“慈悲”的人,过于轻饶任何人,并为他人的行为找借口,从来不敢说“不”,说“不”绝对是划清界线的字眼,是一种坚持维护自己的态度。

       于是从不敢展现和他人的分别,也从不对他人的侵犯有所行动,为别人的行为找到原因,始终选择“原谅和仁慈”。

       这种这不是那种出于勇气的仁慈,而是一种因恐惧而生的仁慈,怕冲突,也怕别人不待见自己。努力表达自己是个好人,展现慈悲。

        很少表现愤怒情绪,因为慈悲的好人,必须温柔,也唯恐触怒任何人,更担心对方会生气到与自己发生冲突。对愤怒的认知深信愤怒是违反灵性和慈悲心的行为,“暴跳如雷”更是等同于是恶意挑逗,倘若有爱心的人,绝不会出现的情绪。

          一个不表达负面情绪的人,基本上也没什么真诚的正面情绪。因为生命力早就被压抑住了。一个没有真正生命力的人是没有活力的,更不容易让别人感受到真诚的链接。

           有盲目慈悲心的人,自始至终都必须表现出积极正向的行为,不想学习如何斩钉截铁的说“不”的同时,会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发生冲突,因而导致不健康的模式持续下去,造成火气内闷,或致病,或软弱无力和无能,不具有可能具有好的创造力。

       粉饰太平或贬低冲突和攻击性,让自己活的像个好人,有个天真的吓人的例子是:你不该去气强暴你的人,因为他其实也是部分的你,你也只是部分的他,人与人不分你我,于是,他们欺瞒自己,消减自己的权力,模糊自己的边界,遇到侵犯也是无能为力。

因为心中有二元对立,因此会评判自己的行为,认为“不该批评他人”,如果你做的事惹恼了我,我该做的不是把焦点放在你的行为上,而是探究-我竟然会被惹怒这件事情,传递了什么与我自己有关的讯息,或许,甚至该谢谢你给了我这次自我检视的机会,这种过度自省的模式,也是在推卸责任,推卸原本可以使对方承担应有后果的责任。

        分不清何谓有包容,何为忍受?任何人做的任何事,无论如何都不加以批判,即使有位灵性导师,显然作出凌虐学生的行为也可能被解释为是给学生进修精进的机会。

        过度惧怕自己阴暗面的人,会不断试图用最棒的特质来粉饰太平,却未意识到他们对正确的灵性的表现观点的狭隘,这也局限了他们对生活作出适当反应,活得朝气蓬勃的能力。

       有些盲目慈悲行事的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童年时期,为了生存下去,他们学到,在面对冲突或暴力的情境时,最佳的处理方式就是与人为善,以及替他人的凌虐行为找借口。这些人在提到父母时常说父母已经尽力了。 也经常提及父母过往堪怜的身世。这么想能让他自己内在的小孩觉得安全,却不是真的安全。

       这些人可能会说他们不想伤害父母,不明白提及亲子相处在往事有何意义,而且父母的所作所为不过是陈年往事等等,拒绝面对过往经历带给他的痛苦,以及这些痛苦在日后的生活中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从过去的经验中,学到对自己受过的伤害斩钉截铁的说“不”往往只会使情况更加恶化,于是人们成年之后便继续避免说不,同时也却也担心说不,是个很危险的举措,因为童年时这么做真的会有危险,做个”盲目的好人“能让自己安全无虞,如此就不必烦恼激怒他人,不必惹是生非,不必大吵大闹,也不必与任何人发生冲突。

       真正的慈悲会让人有能力去采取必要的行动,无论这么做可能会造成多大的痛苦,真正的慈悲在必要可能会给予猛烈,但爱心仍在,在通透真相的同时给与鼓舞。

总之,在关系中不委屈自己,难为别人,不盲目慈悲,守住边界,展现慈悲心又不助长依赖,尺度的把控实在不易,我们尤简单活到了复杂,又从复杂找到一条中道活的简单,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需要智慧和在关系中修炼。

活出你自己

相关文章

  • 修行盲区-“过于慈悲”是病,需治!

    如果我们对自我行为产生了评判,就陷入二元对立,然后就拼命演出“好”的一面,把坏的一面深深藏在心里,这样就...

  • 双向箭头的奔赴更有意义!

    佛经谈世人有十二病: 随恶人言是病,邪妄谄曲是病,言语伤人是病……阿难问佛,其病如何得治,世尊答慈悲喜舍是药。 ...

  • 慈悲治百病

    慈悲治百病。今天跟大家聊聊情绪致病的问题,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每个人都有自私自利的心理,每个人都有情绪的波动,情绪...

  • 辟谷,唤醒并激活人本能自愈力!

    辟谷 让身和心同时在修行的路上 辟谷,不能治百病,而是人的自愈力治百病。 辟谷,唤醒...

  • 第二期Day3【生命之轮--健康管理】张奎_20180810

    治未病也成为我们每一个人重视的话题,很多中医院已经开设治未病科(治还没有发生的病)。 【今日三问】 1、人每天都需...

  • 慈悲治百病 续

    今天继续跟大家分享慈悲治百病。每个人都有情绪变化,每个人也都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一个人对别人发脾气不一定是说这个人...

  • 有些病,得自己治!

    吃食堂,恶心,是病,得治! 吃食堂,想吐,是病,得治! 吃食堂,咽不下,是病,得治! 吃食堂,不消化,是病,得治!...

  • 一个人不能好病的原因是什么

    脾气性格是得病的原因,脾气性格不改是不能好病的原因。身病也需心药治,只有心情好了,身病才有好的可能,道理好明白,但...

  • [养生知识]“冬病夏治”到底怎么治?一定要看!

    中医常说“冬病夏治”,究竟什么是“冬病夏治”呢? ❖ 冬病夏治的起源 冬病夏治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

  • 手部砭法冬病夏治需你了解多少?

    手部砭法冬病夏治需你了解多少? 冬病夏治 这是祖国传统医学当中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在夏季利用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修行盲区-“过于慈悲”是病,需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edn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