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说与不说》 我要参赛

《说与不说》 我要参赛

作者: 13351 | 来源:发表于2019-02-14 12:05 被阅读0次

前述

回首五年前,那时刚进大学。懵懵懂懂,但是实际上我的成长依赖于几个当时看起来是潜意识的习惯

没有逻辑性的说法例如

“也许……人生……就是这样……你要”

这让人难接受,这是鸡汤而且有毒。

要可行的议论,逻辑是支撑,基于现实的例子,从这件事件开始分析,最后得到结论。而不是一上来就给出结论,这不仅对读者不负责,而且读者因为没有逻辑支撑当时只能是半信半疑。

成长的契机

2015年的暑假,我参加了一个学校大学生创业团体,而出于偶然的,去到了市管理咨询中心工作,在那里他们教会了我做计划的技巧。这就让我养成了一个做计划的习惯。

后来多年,我通过自己的学习和看书,认识到了更多有关个人发展的概念。也认识了一些一起进步的小伙伴们。这五年走下来并不容易,但是我认识到了试错是有必要性的,而且我们一定要坚持一段时间才会知道可不可行。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踏实,更重要的是认清现实。

独立思考

我最擅长的是倾听,但是如果人听的太多,最后会迷惘自己本来的看法,变得迷茫。

这一段时间我走了很长,后来不断地读书搜集到了时间管理的书籍。

独立思考并不困难,只需要你愿意给自己提出问题:我想要的是什么?

这个答案我找了三年,现在认清了现实,人会变得踏实许多,按照既定的计划去努力执行。

说与不说

我现在,想到了一个更长远的话题,就是我们应该怎么思考自己在别人生命中的位置。

如果你决定帮助某人,哪怕是一分钟,你的生命和他的生命就是连在一起的。而怎么帮,说什么,该不该说。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论语说:“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大家都知道,真理是相对的。在我这里是不容动摇的真理,可能在别人那里仅仅是一条可以选择的路罢了。话说了,却没有人听。无疑,不被重视、被错误地评估带来的感觉是痛苦的。

这往往是,我们并没有赢得别人足够的尊重。

回顾这一年我其实做了很多这样的心急事。

有一次,我在女友的班级里被诋毁,别人利用了我女友不相信亲近的人的心理特点。

当时我很是恼火,因为心急我选择了最冲动的方法,无谓地去和那个诋毁的人撕逼。

但是反过来看,其实是我捅了我最爱的人一刀。

这种没有止境的冲突往往是以一方退出结束。

我们在说话之前如果能搞清楚自己的身份和能不能说这句话,就往往能避免“话不恰当”带来的种种恶果。

更好的是,通过积累,变成一个能说更多话的人。

希望我们都能激发自己的思考,通过回顾过去来激励自己。

相关文章

  • 《说与不说》 我要参赛

    前述 回首五年前,那时刚进大学。懵懵懂懂,但是实际上我的成长依赖于几个当时看起来是潜意识的习惯 没有逻辑性的说法例...

  • 说与不说,我都是我

    昨天和朋友吃完饭,在回图书馆的路上,她的嘴就没停过,而我,就只是那样听着,不是不想回答,是真的不知道要说些什么。走...

  • 说与不说

    如果我爱上一个人 我要不要跟他说 暗恋就像一首想唱却不敢唱的歌 如果我爱上一个人 我要不要跟他说 流年如水,不知道...

  • 说与不说

    说与不说,敢于不敢 说是喜欢一项职业,或是说一个自己的爱好,自己就应该好好去学习,好好去研究该领域的相关问题、事项...

  • 说与不说

    说出来是罪 不说也是罪 反正都是罪

  • 说与不说

    能说出口的愧疚 不是最真心的忏悔 能说出口的伤痛 不是最深刻的伤口 能说出口的爱慕 请再三思量

  • 说与不说

    时常听闻一对互相钟意的男女,因各自都对自己满心的爱慕藏的严严实实,着实让对方及周边的人都看不大出来。于是这段本可开...

  • 说与不说

    天蒙蒙的 雨凉丝丝的 我心里甜蜜蜜的 我跟你恋爱了 可是这个消息 却不敢告诉任何人 仿佛我们就是一个隔阂 隔了很久...

  • 说与不说

    作为子女,当我们的父母不说的时候…… 小时候,我们不清楚自己做得好不好,我们在敏感地观察他们的表情,判断他们的心情...

  • 《说与不说》

    当风赤裸着告白 此 刻,雨 的 彷 徨 无 奈 那 一 场 战 役,丢 盔 卸 甲 谁 离开,谁 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与不说》 我要参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eds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