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第四天,感觉假期余额已经不多,满满期待慢慢变成不舍,我得承认我是怠惰的,希望这样的时间可以走的慢一点,今天基本没做有意义或者说有意思的事情,假期于我,算什么?我突然没了答案,不是充电,不是换种心情,也没有整装后待发的激动,假期结束,那么就上班吧,满血复活,不存在的,还是疲软状态,要命的感觉。
最怕这样,可怕什么来什么,工作的意义在哪?我回答不了。
每天缱绻在乱七八糟的琐事中,没觉得多有趣,本来发现生活小确幸也挺好的,可是总有人提醒我这样不好,那样不该,我该怎么办?好像被生活暴击了一千次不止,某种不配得感始终在脑中萦绕,太消耗内力了。
按心理学说法,暗示的力量无比强大,可暗示是有积极和消极的,所谓众口铄金,当不间断地被提醒你没那么好,好像心理防线就被击垮了,我无法说那是故意的一种行为,也许对方真是为你好,就是不懂方式,但无论如何都不是我愿意接受的方式。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在与别人交往的时候是有问题的,总是没那么自信,没那么自然,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入了原生家庭的窠臼而无法自拔。
安静想一想,自己会在什么时间容易没有底气,很多抱怨?多的就是被妈妈否认的时候。实话说,我对自己和妈妈的关系是失望的,这样说似乎不妥,但的确不是那种亲密无间的母女,不想承认也奈何不得。
妈妈在家庭里的作用太大了,每每看到自己的小孩,以及和自己小孩的相处,我总会想到自己和妈妈之前在家里的样子,很奇怪,我就是想不起在妈妈怀里的模样,小的时候,我好像总担心妈妈会离开,想起来还真是心疼当时的自己。不知道用心理学知识解释是不是所谓的安全感缺失,其实这样问无非也是对自己的安慰罢了。这些话是断不可跟妈妈去说的,也基本不会和别人去说,只会自行消化。写在这里,是觉得足够安全,不会打扰到任何人。
对妈妈的感情,矛盾至极。我放佛用尽全力避开一切可能希望自己不会如妈妈那般,可又无法否认的在很多方面我们其实很像,我想最害怕的事情可能真的又发生了。中午吃饭时,我还半开玩笑说,妈妈对自己的管束有点不合时宜,如果小的时候没有做到把我管的如她要的样子,那现在就不应该再管了,肯定无济于事,改变是断不会发生的,有时我会觉得妈妈在“得体地退出”这一件事上做的实在不怎么样,觉得她参与我们的生活太多,而每回又多是用比较武断的方式,“你应该如何”这样的话语其实小孩都不乐听见,何况自家小孩都已经是小学生的自己。
抱怨太多了,感觉充满“戾气”,真是太不喜欢这样的自己了,现实的自己和理想中的自己差距太大,自己觉得别人眼中的自己和实际的自己也大相径庭。总之,是对自己仍有所期待。抱怨完生活,日子继续,希望明天一切安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