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赫斯在《关于天赐的诗》中说,我心里一直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成蹊想在后面加上半句,因为人们惧怕走进天堂,所以很少有人去图书馆里捧书而读。
在图书馆,有两个时刻最为幸福,一个是徜徉于书架间在书海里挑选当日要读的书,另一个是静静阅读时聆听思想流动的声音。这种幸福带来的乐趣,不读书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
图书馆看书和家里看书的感受截然不同,哪怕同样是看纸质书,在家里也缺少一种被诸多有趣灵魂环绕的包裹感。这些灵魂真实地矗立在周围,你能够与他们交谈,甚至可以看见对方细微的表情。
与哲学家辩论,同文学家斗嘴,向史学家求证,陪思想家神游,以前人的视角揣度当下的世界,在历史、今天与未来之间穿梭比对。每一本好书都是一盏路灯,每一位作者都像极了那支灯杆,而作为读者的你我,正是那条被他们照亮的路。
在图书馆里,最能够丈量出一个国家的文明。
我去过天津的很多家图书馆,天津图书馆藏书最全人数最多,大悦城图书馆环境最佳,文化中心图书馆设计感最强。今天要说的却是一家毫不起眼的公共图书馆,天津西青图书馆赛达馆,它是西青区图书馆的一个分馆,位置在市区的最南部。
一次很偶然的机会,蕾蕾在地图上发现了这家图书馆,开车十几分钟便能到达,从此我俩成了这里的常客,基本上每周都会抽出一个下午在这里度过。
确实这里的藏书算不上丰富,但足以应付大部分读者所需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千多平米的面积总是有的,三十几张阅读桌,二十几列长书架。哲学、文学、教育、历史、科技类等书籍应有尽有,每本书均有3册,方便读者借阅。办理借书证和借阅完全免费,只要在一个月内归还即可。
馆内的灯光柔和不刺眼。座椅有软硬两种,座位也并不拥挤。借书非常便捷,有好几台自动借书机,操作简单。
工作人员2-3人,服务态度很好。头顶的长条阅读灯超过50根,为了提高阅读体验,这些灯在白天也是打开的状态。偌大的馆区里,灯数和人数形成了强烈反差。与工作人员的百无聊赖相比,读者的表现也颇有趣,真读书的最多占一半,剩下的一般在打瞌睡、谈恋爱或偷偷吃零食。
由于这家馆位置稍偏僻,因此人流量超级小。小到什么程度呢?周一到周五,经常只有个位数的读者,两人包场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按说周末时人该多些吧,恰恰没有,依然不会超过十人。与这里的冷清相比,每到周末,武清的佛罗伦萨小镇和东丽的奥特莱斯却是人满为患。
你肯定想说,仅一个赛达馆不足以说明什么,那我告诉你吧,天津除了最大的那几家书馆人流量还不错以外,其他的中小型图书馆几乎清一色的门可罗雀,一些馆甚至要靠不断的举办活动、赠送礼品才能勉强拉来一些读者。以西青图书馆的主馆为例,如果当天读者人数能过百就已经算非常理想了。
网上有很多关于“中国人不读书或读书少”的报导,也许数据不很准确,但基本上可以确定,国人的平均读书量在众多国家里是远远落后的。关于这一点,只要你留心观察生活便不难验证。
与西方国家的图书馆系统不同,中国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并非公务员,所需的经费全部由市财政或中央财政划拨。于是,我经常会冒出心疼的想法,心疼这里每天的各项成本支出。查了一下,仅在2016年,财政对西青图书馆的补助就高达652万元!
国家耗费巨资打造的读书场所,尽管舒适惬意服务周到,但却人迹寥寥。
那么,人都去哪儿了呢?人们又是如何打发闲暇时间的呢?
找一些朋友做了个小范围的调研,有公众号上的朋友,也有现实中的朋友,然后理出了人们在闲暇时间最常做的几件事。
1、刷视频。尤其是短视频。
2、看爽文。标题党类、八卦类或套路类网文。
3、玩游戏。有小游戏也有大型网络游戏。
4、低质社交。聚会吃饭、逛街。
5、网购。多是手机购物。
如果你还有其他选项,欢迎提供。
看书有什么用?我会说,看书可以让你离这个世界更近,令人的头脑更清醒,想真正落实活到老学到老,高质量阅读是不二之选。
前些天歌迷小林分享了一个心理学词汇,名叫达克效应,很值得思考,也很有意思,就像下图一样有意思。
无知比知识更容易产生自信!当然,只是盲目自信。
达克效应的结论大体如下:
1、能力越差的人通常越会高估自己的水平。
2、尽管自己能力很差,却不能正确认知其他能力更高者的水平。
3、能力很差的同时还无法认知到自己的不足,以及这不足的极端程度。
4、假如能力很差的人通过恰当的训练和积累便能大幅度提高能力,最终认知并承认自己之前的无知无能。
千万不要以为这张图是闹着玩,不信你去比对一下就明白了。可以对照自己,也可以是别人。
把攻击谩骂他人的时间用来读书,然后你会变得理智温和起来。把抱怨生活的时间用来读书,然后你会发现你的抱怨毫无道理。把寻求浅层刺激的时间用来读书,然后你会明白自己的粗鄙并不是偶然。
读书并不能给你直接带来可量化的资产,却能打开你的思维和眼界,进而为你带来无形的巨大的可传承的财富。这不仅是你个人的财富,同时也是国家文明的所在。
(微信公众号 一路有家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