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沐沐
继《清道夫》后(居然下架了),再次踏入小说之旅。近两天,听了两本书,《坏小孩》和《无证之罪》。
两本书,同一个作者,同样,都是以结局为暗示,在结尾,又留有余地,令人深思。
《坏小孩》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三个小孩,一点都不善良。
如果孩子失去了本属于他们的那份善良童真,世界,不应反思吗?
《坏小孩》,是看完《隐秘的角落》才开始看的(更多的是听)。也许是先入为主吧,还是更喜欢剧中的版本。
可能,我们还是更容易,也更愿意接受较圆满的结局,是是非非,得到应有的结局。剧中,看到的是三个孩子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结局;看到的是大多数的人,应得的结局。
看到朱朝阳次次年级第一,会为他骄傲,但也会为他的孤独而感伤,为他的家庭状态而叹息;丁浩普普的到来,为他的世界带来了温暖,也会心生暖意;看到他受辱,会为他担心,为他不甘、愤怒;看到他的从容应对,也为之钦佩。
也许,更多的是被他的沉着冷静所打动。一个初中孩子,面对凶手所表现出来的沉稳、对细节细微打磨、以及双方交涉时所表现出的灵活,是远远超出那个阶段孩子的心理的。
可是,这也会令人思考,是什么让一个孩子像成人一样思考、顾虑这样多,面对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那些苦楚,他隐在心中,他希望可以成为母亲的骄傲,也不禁感到心痛。
当孩子,成人化,童年,又在哪里呢?
看着原著,心中总有一些压抑,和剧中有着强烈反差。也不禁会想:那三个孩子,他们真的是坏小孩吗?在那样的生存环境下,无良孤儿院,离异家庭,人,能做的,不就是改变自己,适应环境吗?如果不做出改变,他们要怎样生存?他们难到不是被逼的吗?
不过,他们的做法欠妥,确实太过了。他们也确实还是孩子,对许多事并不了解,完全可以寻求法律的帮助,以正规途径解决问题。却偏偏利用“未满十四周岁”这一“资本”,钻法律的空子,满足自己幼稚的“空想”。
最后的结局,是谁都不愿看到的,朱朝阳的阴暗面,内心的隐秘的角落,尽显。
他确实在意那两位朋友,一直以来,一个人的生活并不好过。有个可以听他讲话的人,似乎是那样奢侈,能够遇见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人,一定是十分珍惜的。他的心中,定是不忍、不舍的(可能,只是对普普)。可是,他还是利用了朋友,因为有些事,是不能让人知道的。
在以后,真的还会遇到那样的朋友吗?有些人出现,就只是陪我们一段路,在这段路上,充满了我们的回忆,当我们离开这段路,那段回忆就可以忘记了吗?那些人,说消失就消失了吗?在以后的日子里,你就不会再回忆起他们的脸庞吗?你就不后悔吗?
“在成年人眼里,小孩子永远是简单的,即便小孩会撒谎,那谎言也是能马上戳穿的。他们根本想象不到小孩子的诡计多端,哪怕他们自己也曾当过小孩。”
在结尾,作者提出的问题,确实要引起思考。对那样一个本该有美好未来的孩子,究竟要怎么办。
假设放任他所犯下的错:那三条直接相关的人命,就要枉枉受冤,就要让两个人来替他被黑锅,那两个孩子,就要白白地成为他的嫁祸对象。但,他也许会真的重新开始,开始他安定的生活。也许,将来的他,会是一名数学专家。
假设揭发他的罪行:一种可能是这个孩子继续不承认,因为并没有实质性的证据:人证、口供方面,仅仅是他活了下来,没有任何人见证那场谋杀,他就是人证,他的一切解释都是口供;物证方面,所有的物证,对他都是毫无威胁的,就算笔迹鉴定的结果显示他撒谎了,但他仍可随便编一个理由来掩饰。
另一种可能,就是他被逮捕:如此恶劣案件,其结果定是要公示社会的,他也会受到冷眼,心理如何承受。但他还是个孩子,会因其未满十四周岁,进入教管所。在那里,相信环境会对他产生更大的影响。当他走出教管所,有谁可以保证,在这几年内,他不会受到影响呢?他会不会更加极端呢?他会不会再次犯罪呢?
对我而言,还是希望,那个孩子可以主动自首吧,这样,也许是最好的结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