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理念: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集体,要让一个集体的所有成员都能在集体中获得更多的成长,就需要打造一个具有精神的集体,而这个精神必须能引领每一个成员为之努力。作为班级,虽然孩子们都是未成年,但希望自己的集体优秀是一个朴素的思想,是谁都希望的事情。
要打造一个优秀的集体,离不开活动作为载体。只有在活动中逐步培养孩子们的各种能力,积累孩子们的情趣感悟,丰盈孩子们的生命体验,从而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事实上只有在青少年时代让孩子通过各种活动,亲身参与,建立体验,才能形成良好的品格,助力人生成长。
中华优秀传统源远流长,种类繁多,作为学校教育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优秀文化融入到平日的教育教学当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因此通过文化熏染孩子们,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一年当中重要的节日上半班有清明节、端午节,下半年有中秋节。这些节日国家都有休息日,足见节日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因此通过设计节日课程,帮助孩子认识节日,并从节日中体验到中华优秀传统,感受优秀文化,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端午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当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如有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端五节、重五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蒲节、浴兰节、女儿节、午日节、地腊节、正阳节、龙日节、粽子节、五黄节、诗人节、屈原日、躲午节、解粽节、端礼节、五月初五、五月当午等等。唐代以前常用的名称是“五月初五”,唐以后,“端午”便取代“五月初五”等别称,一跃成为主流的称呼。
为了通过各种节日文化对孩子们进行熏陶,特意在班上进行班本课程。其中端午节作为重要的节日将成为班本课程的重要一部分。
具体实施:
一、端午节的来历
二、一节班会课
三、包粽子亲子活动
端午的多个名称由来:
•天中节
因端午节恰在夏至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太阳在天空位置是一年里最当中的一天。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是因为午日太阳行至中天,达到最高点,午时尤然,故称之为“天中节”。
•端阳节
端阳节名称根据阴阳术数而来。午日为“阳辰”,午月第一个午日,故称端阳。《荆楚岁时记》中说: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之为“端阳节”。
网友评论